糖尿病性白内障需控制血糖,基础是遵循糖尿病饮食、适当运动,血糖波动大等用降糖药将血糖控在合理范围;手术可选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适大部分患者,术后需密切观察)或白内障囊外摘除术(用于混浊严重等情况,术后要严格控血糖);儿童患者手术时机谨慎,围术期防感染并观察眼部及血糖;老年患者要评估全身状况,术后定期复查血糖和眼部情况。
一、控制血糖
糖尿病性白内障的发生发展与高血糖密切相关,严格控制血糖是基础治疗措施。患者需遵循糖尿病饮食方案,合理搭配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摄入,同时根据自身情况进行适当运动,如血糖控制稳定的2型糖尿病患者可选择散步、慢跑等运动方式,每周至少150分钟。对于1型糖尿病患者或血糖波动较大的2型糖尿病患者,可能需要使用胰岛素等降糖药物来将血糖控制在合理范围,一般空腹血糖控制在4.4~7.0mmol/L,非空腹血糖控制在<10.0mmol/L。
二、手术治疗
1.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适用于大部分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尤其是晶状体混浊程度相对较轻的情况。该手术通过微小切口将混浊的晶状体乳化吸除,然后植入人工晶状体。其优势在于手术切口小,术后恢复相对较快。但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术后需要更加密切观察眼部情况,因为糖尿病患者术后感染等并发症的风险可能略高于非糖尿病患者。
2.白内障囊外摘除术:对于一些晶状体混浊较严重、硬核等情况的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可能会选择此手术方式。手术将混浊的晶状体摘除,后期再考虑植入人工晶状体。不过,糖尿病患者在术后需要严格控制血糖,因为高血糖可能影响伤口愈合,增加手术并发症的发生几率。
三、其他注意事项
对于儿童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由于其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除了要严格控制血糖外,手术时机的选择需要更加谨慎。需要综合考虑患儿的血糖控制情况、眼部晶状体混浊对视力发育的影响等多方面因素。在围手术期要特别注意预防感染,因为儿童自身免疫力相对较低,术后要密切观察眼部恢复情况以及血糖波动对眼部的影响。对于老年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要关注其是否合并其他心血管疾病等情况,因为手术本身对身体是一种应激,需要评估患者的全身状况能否耐受手术。在术后康复过程中,要定期复查血糖和眼部情况,确保血糖稳定,眼部恢复良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