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肠胀气可通过腹部按摩(仰卧顺时针按摩5-10分钟,每天2-3次)、飞机抱(趴手臂上呈飞机状托腹部,每次1-5分钟,数次)来治疗;调整喂养方式,母乳喂养母亲避产气食物、注意含接姿势,配方奶喂养选合适奶粉、正确冲调比例并喂奶后拍嗝;调整环境温度至22-25℃;若持续不缓解或伴其他异常症状及时就医,早产儿处理更需谨慎。
1.腹部按摩
婴儿仰卧,家长将双手温暖后,以肚脐为中心,用手掌轻轻顺时针按摩婴儿腹部。这样做可以促进肠道蠕动,帮助气体排出。一般每次按摩5-10分钟,每天可进行2-3次。例如有研究表明,适当的腹部按摩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婴儿肠胀气,促进胃肠功能的正常运转。
2.飞机抱
让婴儿趴在家长的手臂上,头靠在家长肩膀,手臂呈飞机状托住婴儿腹部。这种姿势可以利用重力帮助婴儿排出肠道内的气体,通常每次飞机抱持续1-5分钟,每天可根据婴儿情况进行数次。对于很多婴儿来说,飞机抱能有效缓解肠胀气带来的不适。
调整喂养方式
1.母乳喂养注意事项
哺乳期母亲要注意自己的饮食,避免食用容易产气的食物,如豆类、洋葱、土豆等。因为这些食物中的某些成分可能会通过母乳传递给婴儿,导致婴儿肠胀气。同时,母亲喂奶时要注意正确的含接姿势,确保婴儿能有效含住乳头和大部分乳晕,防止吸入过多空气。
2.配方奶喂养注意事项
选择合适的配方奶,有些婴儿可能对配方奶中的某些成分不适应而出现肠胀气。冲调配方奶时要注意正确的比例,避免奶液中空气过多。喂奶后要及时给婴儿拍嗝,将婴儿竖抱,头部靠在家长肩膀上,轻轻拍打背部,帮助婴儿排出吞咽的空气,一般每次喂奶后都要拍嗝,时间可持续5-10分钟。
环境因素调整
保持婴儿所处环境温度适宜,一般在22-25℃左右。温暖舒适的环境可以让婴儿感觉放松,有助于胃肠功能的正常。过于寒冷或炎热的环境可能会引起婴儿身体不适,间接加重肠胀气的情况。
特殊情况处理
如果婴儿肠胀气情况持续不缓解,或者伴有呕吐、腹泻、发热、精神萎靡等其他异常症状,应及时就医,排查是否存在其他疾病因素,如肠道畸形、感染等情况。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和处理。对于早产儿等特殊人群的婴儿,在处理肠胀气时要更加谨慎,因为他们的胃肠功能相对更弱,任何干预措施都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密切观察婴儿的反应,确保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