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定期眼部检查、避免眼部外伤、控制基础疾病、合理用眼来降低视网膜脱离风险,不同人群和生活方式下各有具体注意事项,如高危人群定期查眼、高危职业等戴防护装备、慢病患者控病情及健康生活、各人群合理用眼等。
生活方式:长期用眼过度的人群,如长时间使用电子设备、阅读时间过长等,眼部疲劳容易导致眼部健康问题,增加视网膜脱离风险,所以这类人群更要注重定期眼部检查。
避免眼部外伤
不同人群:对于从事高危职业的人群,如建筑工人、机械加工工人等,要严格遵守工作场所的安全规范,佩戴合适的眼部防护装备,防止眼部受到撞击等外伤。儿童活泼好动,家长要注意避免孩子进行可能导致眼部受伤的危险活动,如打闹时使用尖锐物品等,减少眼部外伤发生几率。
生活方式:进行剧烈运动时,如篮球、足球等对抗性较强的运动,要做好眼部防护,佩戴专业的运动护目镜,降低眼部受伤引发视网膜脱离的风险。
控制基础疾病
不同人群:患有糖尿病的患者,要严格控制血糖水平,因为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是导致视网膜脱离的重要原因之一。糖尿病患者应将血糖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一般空腹血糖控制在4.4-7.0mmol/L,餐后血糖尽量控制在10.0mmol/L以下等,定期进行眼底检查,以便早期发现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并及时治疗。高血压患者要将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一般收缩压控制在140mmHg以下,舒张压控制在90mmHg以下等,高血压会影响眼部血液循环,增加视网膜脱离风险。
生活方式:有基础疾病的人群要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合理饮食,低盐、低糖、低脂饮食,适量运动,如每周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等,有助于控制基础疾病,降低视网膜脱离风险。
合理用眼
不同人群:儿童在生长发育过程中,要注意合理用眼,控制近距离用眼时间,每近距离用眼30-40分钟,应休息10-15分钟,可向远处眺望或做眼保健操等。青少年也要注意避免长时间连续用眼,保证充足的睡眠,每天睡眠时间对于青少年应保证8-10小时左右,让眼部得到充分休息。成年人同样要注意合理用眼,避免长时间盯着电子屏幕,工作一段时间后要让眼睛放松。
生活方式:长期使用电子设备的人群,要注意屏幕亮度与环境亮度相适应,避免过亮或过暗的环境下使用电子设备,每使用电子设备1小时左右,休息10-15分钟,可通过眨眼、远眺等方式缓解眼部疲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