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脑积水是因脑脊液循环等异常致脑室扩张、颅内压增高的疾病,有头颅增大等临床表现,可通过超声、CT、MRI诊断,治疗有分流术等手术方式,术后需观察、护理伤口、康复训练,家长要密切关注病情变化、按要求护理、定期复查、小心护理婴儿促其恢复。
婴儿脑积水的临床表现
头颅异常增大:婴儿出生后数周或数月内头颅快速增大,头围超过正常同龄儿。
囟门改变:前囟扩大、膨隆,张力增高,闭合延迟。
落日征:眼球下转,上部巩膜外露,形似落日。
其他表现:可能出现烦躁、嗜睡、呕吐、发育迟缓、癫痫发作等症状。
婴儿脑积水的诊断方法
影像学检查
头颅超声:可早期发现脑室扩张,是婴儿脑积水筛查的常用方法,能清晰显示脑室系统的形态和大小。
头颅CT:能准确显示脑室扩张程度、脑实质情况及是否存在占位性病变等,有助于明确病因。
头颅MRI:对脑积水的诊断价值更高,能更清晰地显示脑组织、脑脊液循环通路等情况,尤其对先天发育异常导致的脑积水诊断有重要意义。
婴儿脑积水的治疗方式
手术治疗
脑室腹腔分流术:是治疗婴儿脑积水最常用的手术方法,通过分流管将脑室中的脑脊液引流至腹腔,被腹腔吸收,从而缓解颅内高压。该手术适用于大多数婴儿脑积水患者,但存在分流管堵塞、感染等并发症风险。
第三脑室底造瘘术:适用于非交通性脑积水,通过创建第三脑室底与蛛网膜下腔的通道,使脑脊液直接流入蛛网膜下腔被吸收,避免了分流术的一些并发症,但手术技术要求较高。
术后护理与康复
术后观察:密切观察婴儿的生命体征、意识状态、头部情况等,如有无发热、头痛、呕吐加重、头部红肿等异常表现,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伤口护理:保持手术伤口清洁干燥,定期换药,防止感染。
康复训练:根据婴儿的发育情况,进行相应的康复训练,包括运动、智力、语言等方面的训练,促进婴儿的生长发育,提高生活质量。同时,要注意加强营养,保证婴儿充足的睡眠。
特殊人群(婴儿)的温馨提示
婴儿患脑积水后,身体较为脆弱,家长要密切关注婴儿的病情变化,严格按照医生的要求进行治疗和护理。在术后要注意保持婴儿头部的清洁和稳定,避免剧烈晃动头部。同时,要定期带婴儿进行复查,监测头颅大小、脑室情况等,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由于婴儿年龄小,在护理过程中要格外小心,注意保暖,预防感染等情况发生,为婴儿创造一个良好的恢复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