翼状胬肉的治疗方法包括观察随访、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静止期翼状胬肉无明显症状可定期观察;进行期翼状胬肉局部用糖皮质激素滴眼液等药物有一定作用但有副作用;手术治疗有单纯切除术(适用于较小翼状胬肉,复发率较高)、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结膜移植术(可降复发率,适用于复发性等情况,术前需评估老年患者身体状况,术后注意相关事项)、翼状胬肉切除联合羊膜移植术(羊膜有抑制炎症等作用,适用于较大且炎症重的患者,对年轻患者促进愈合好,术后需注意眼部卫生等)。
一、观察随访
对于静止期翼状胬肉,若未侵入角膜且无明显症状,可定期观察。静止期翼状胬肉生长缓慢或长期无进展,此时通过定期到眼科检查,了解胬肉变化情况即可,一般建议每3-6个月复查一次。例如一些老年患者,身体机能下降,翼状胬肉处于静止状态,无不适症状时,可先采取观察随访的方式。
二、药物治疗
局部使用糖皮质激素滴眼液等药物,对于处于进行期的翼状胬肉可能有一定作用。如糖皮质激素滴眼液可减轻翼状胬肉的炎症反应,抑制其生长。但药物治疗有一定局限性,长期使用可能会有一些副作用,如眼压升高等。对于一些炎症反应较明显的进行期翼状胬肉患者可考虑短期使用,如年轻患者翼状胬肉处于进行期,眼部炎症表现较明显时,可在医生指导下短期应用。
三、手术治疗
单纯切除术
适用于较小的翼状胬肉。手术切除胬肉组织,但有一定复发率。对于儿童患者,若翼状胬肉较小,可考虑该手术方式,但要充分考虑儿童术后恢复情况,术后需密切观察眼部情况,预防感染等并发症。一般来说,术后需要使用抗生素滴眼液预防感染,使用糖皮质激素滴眼液减轻炎症反应。
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结膜移植术
可以降低复发率。手术切除胬肉后,移植自体结膜覆盖创面,促进创面愈合。对于一些复发性翼状胬肉患者,该手术方式有较好的效果。对于老年患者,身体状况相对复杂,在手术前需要全面评估身体情况,如心肺功能等,以确保手术安全。术后要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防止眼部受到碰撞等。
翼状胬肉切除联合羊膜移植术
羊膜具有抑制炎症、促进角膜上皮修复等作用,可降低复发率。对于一些翼状胬肉较大且炎症反应较重的患者适用。对于年轻患者,若翼状胬肉较大,采用该手术方式能更好地促进创面愈合,减少复发。术后同样需要注意眼部卫生,按照医生要求使用药物,并且要定期复查,观察眼部恢复及胬肉有无复发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