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脾胃虚弱可通过补脾经(推拇指桡侧缘100-300次)、揉板门(揉大鱼际平面100-200次)、摩腹(以脐为中心环形摩动5-10分钟)、捏脊(从长强穴沿脊柱两旁捏拿至大椎穴反复3-5遍)来调理,操作时要注意小儿皮肤娇嫩,力度频率适中,根据情况调整,注意环境温度,不适则停医。
一、补脾经
1.操作方法:术者以拇指螺纹面旋推患儿拇指桡侧缘,约推100-300次。
2.作用及原理:脾经为小儿推拿常用特定穴位,推补脾经能健脾和胃、补益气血。从中医理论来讲,脾主运化,通过推补脾经可增强小儿脾胃的运化功能,改善脾胃虚弱导致的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症状,现代医学研究也表明其对调节胃肠道的消化吸收功能有积极作用。
二、揉板门
1.操作方法:用拇指端揉患儿大鱼际平面,约揉100-200次。
2.作用及原理:板门穴属小儿特定穴位,揉板门能健脾和胃、消食化滞。对于脾胃虚弱引起的食积、腹胀等有良好的缓解作用,通过揉板门可促进脾胃的消化功能,调节脾胃的气机,使脾胃的运化功能恢复正常。
三、摩腹
1.操作方法:患儿平卧,术者以掌面附着于患儿腹部,以脐为中心,做环形摩动,约摩5-10分钟。
2.作用及原理:摩腹能调理脾胃、理气消食。从中医角度看,可促进腹部气血流通,增强脾胃的运化功能,改善脾胃虚弱导致的腹胀、腹痛等不适。现代医学认为,摩腹能刺激胃肠道的蠕动,促进消化液的分泌,有助于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四、捏脊
1.操作方法:患儿俯卧,术者两手半握拳,两食指抵于脊背之上,再以两手拇指桡侧缘顶住食指前端,自患儿长强穴起,沿脊柱两旁,双手交替向上捏拿肌肤,一直捏到大椎穴,如此反复捏拿3-5遍。
2.作用及原理:捏脊能调和阴阳、健脾和胃、疏通经络。通过对脊柱两旁膀胱经的刺激,调节脏腑的功能,尤其对脾胃虚弱有很好的调理作用,可改善小儿的消化功能,增强体质。它能激发小儿的正气,促进气血运行,使脾胃的功能得以恢复。
特殊人群温馨提示
小儿脾胃虚弱进行推拿时,要注意操作的力度和频率。小儿皮肤娇嫩,操作时手法宜轻柔,避免用力过猛损伤皮肤。同时,要根据小儿的年龄、体质等情况适当调整推拿的强度和时间。对于年龄较小的婴儿,推拿时更要谨慎,由专业的小儿推拿医师操作。并且要注意环境温度,避免小儿在推拿过程中着凉。如果小儿在推拿过程中出现不适反应,应立即停止推拿并及时就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