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急性胃炎症状多样,消化系统有腹痛、恶心呕吐、食欲不振;全身有发热、脱水表现;还有精神状态改变,不同病因症状有细微差异,护理要考虑儿童年龄特点并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消化系统症状:
腹痛:较为常见,疼痛部位多在上腹部,疼痛程度不一,可为隐痛、胀痛或绞痛等。不同年龄儿童表现略有差异,年幼儿童可能无法准确表述腹痛,常表现为哭闹不安、烦躁等。例如,因饮食不当引起的急性胃炎,腹痛可能在进食后不久出现,且与进食有一定关联。
恶心、呕吐:也是常见症状,呕吐物多为胃内容物,严重时可呈喷射性呕吐。这是由于胃黏膜受到刺激,导致胃蠕动紊乱,胃内容物被排出体外。比如感染因素引起的急性胃炎,可能先出现呕吐,随后再出现其他症状。
食欲不振:儿童会表现出对食物缺乏兴趣,食量明显减少。这是因为胃部炎症影响了消化功能,使儿童感觉不到饥饿。
全身症状:
发热:部分儿童可能出现发热,体温可在38℃左右,甚至更高。如果是感染性急性胃炎,如细菌或病毒感染,机体的免疫反应会导致发热。一般来说,病毒感染引起的发热可能为低热或中度发热,持续时间相对较短;细菌感染引起的发热可能热度相对较高,且可能伴有寒战等表现。
脱水表现:如果呕吐、腹泻较为严重,儿童可能出现脱水症状。轻度脱水时,儿童可能表现为口渴、尿少、皮肤弹性稍差等;中度脱水时,会出现精神萎靡、眼眶凹陷、口唇干燥、哭时泪少等;重度脱水则可能出现烦躁不安、四肢厥冷、尿量极少甚至无尿等情况。这是因为大量体液丢失,导致体内水分和电解质失衡。
其他表现:
精神状态改变:病情较重的儿童可能出现精神萎靡、乏力等表现。例如,因急性胃炎导致严重呕吐、腹泻,机体处于应激状态,影响了儿童的精神状态。对于婴幼儿来说,精神状态不佳可能是急性胃炎较为重要的表现之一,需要家长密切关注。
不同病因引起的儿童急性胃炎症状可能会有一些细微差异。例如,药物因素引起的急性胃炎,可能在用药后较短时间内出现症状,且可能伴有药物相关的其他表现;饮食因素引起的急性胃炎,有明确的饮食不当病史,如食用了不洁食物、过多辛辣刺激性食物等。在护理儿童急性胃炎患者时,要充分考虑儿童的年龄特点,比如婴幼儿的皮肤较为娇嫩,在出现脱水时皮肤弹性的观察要更加细致;对于年长儿,要注意与他们沟通,了解其腹痛等症状的具体感受。同时,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如症状加重或出现新的异常表现,应及时就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