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粘连是因各种原因致子宫内膜基底层受损使宫腔变窄或消失的病理状态,病因包括宫腔手术操作与子宫内膜炎症,分类有宫腔粘连和宫颈粘连,症状表现为月经异常、周期性腹痛、不孕或反复流产,诊断可通过超声检查、子宫输卵管造影,宫腔镜检查是金标准,治疗主要是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解术,术后用节育器或雌激素修复,有宫腔手术史女性术后需注意清洁及及时就医,备孕女性有粘连要评估后再妊娠以降不良妊娠风险。
一、定义
子宫粘连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子宫内膜基底层受损,引起宫腔前后壁部分或全部互相粘连,使宫腔变窄或消失的一种病理状态。
二、病因
1.宫腔手术操作:如人工流产术、清宫术、子宫肌瘤剔除术等宫腔操作,可直接损伤子宫内膜基底层,增加子宫粘连发生风险,其中人工流产术后子宫粘连发生率相对较高。
2.子宫内膜炎症:子宫内膜结核、宫腔感染等炎症性疾病,可破坏子宫内膜正常结构,引发粘连。
三、分类
1.宫腔粘连:宫腔内不同部位内膜粘连,可导致宫腔形态改变,影响月经及生育功能。
2.宫颈粘连:宫颈管黏膜受损伤后粘连,可引起经血排出受阻,出现周期性腹痛等表现。
四、症状
1.月经异常:可表现为月经量减少、闭经等,若为部分粘连可能出现月经周期正常但经量减少,完全粘连时可出现闭经。
2.周期性腹痛:多发生于人工流产或清宫术后1个月左右,因经血排出受阻导致下腹部周期性疼痛。
3.不孕或反复流产:宫腔粘连可影响胚胎着床及发育,导致女性不孕或增加妊娠中晚期流产、早产等风险。
五、诊断方法
1.超声检查:可初步判断宫腔形态、内膜厚度及有无粘连征象,经阴道超声对宫腔粘连诊断有一定提示作用。
2.子宫输卵管造影:能显示宫腔形态及输卵管通畅情况,辅助诊断宫腔粘连。
3.宫腔镜检查:是诊断子宫粘连的金标准,可直接观察宫腔粘连部位、范围及程度,并能同时进行分离手术。
六、治疗方式
主要治疗方法为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解术,通过手术分离粘连组织,恢复宫腔正常形态。术后可放置宫内节育器或使用雌激素药物,促进子宫内膜修复,预防再次粘连。
七、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有宫腔手术史女性:术后需注意保持外阴清洁,遵医嘱预防感染,若出现月经异常、腹痛等情况应及时就医,早期发现粘连并干预可减少对生育等功能的影响。
备孕女性:存在子宫粘连可能影响受孕,建议在医生指导下评估病情,必要时通过手术等方式治疗后再尝试妊娠,以降低不良妊娠结局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