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白血病有贫血、出血、发热、浸润等相关症状,贫血表现为面色苍白、乏力等;出血有皮肤黏膜及内脏出血;发热多因白血病细胞释放致热原及免疫力低下继发感染且反复,用一般抗感染药效果不佳;浸润可致骨骼关节疼痛、肝脾淋巴结肿大、中枢神经系统受累(出现头痛呕吐等)及其他器官浸润(如睾丸、眼部受累)。
一、贫血相关症状
儿童白血病患者常出现贫血表现,主要是由于骨髓内白血病细胞大量增殖,抑制了正常造血功能,导致红细胞生成减少。患儿会面色苍白,这是因为贫血使得血液携氧能力下降,皮肤黏膜呈现缺血缺氧的苍白状态;还会有乏力、活动后气促等表现,因为身体各组织器官得不到充足的氧气供应,在活动时更为明显,年龄较小的患儿可能表现为不爱活动、哭闹增多等。
二、出血相关症状
1.皮肤黏膜出血:白血病细胞影响了血小板的数量和功能,患儿皮肤可出现瘀点、瘀斑,常见于四肢等部位;还会有鼻出血、牙龈出血等情况,这是因为血小板减少导致凝血功能障碍,鼻腔和牙龈的毛细血管容易破裂出血。
2.内脏出血:少数患儿可能出现内脏出血,如消化道出血可表现为呕血、黑便,泌尿系统出血可出现血尿等,但相对皮肤黏膜出血来说较为少见。
三、发热相关症状
多数患儿会出现发热,发热原因一方面是白血病细胞本身释放内源性致热原,另一方面是由于正常造血受抑制,患儿免疫力低下,容易继发感染。发热可为低热,也可为高热,体温可波动在38℃-40℃甚至更高,且发热往往反复出现,使用一般的抗感染药物效果可能不佳。
四、浸润相关症状
1.骨骼和关节浸润:白血病细胞侵犯骨髓及骨膜时,患儿常诉骨骼、关节疼痛,以胸骨下端压痛较为常见,这是因为骨髓腔内白血病细胞增殖,压力增高,或者浸润骨膜刺激神经引起疼痛,年龄较小的患儿可能表现为哭闹不安,不愿被触碰四肢等部位。
2.肝脾淋巴结肿大:白血病细胞浸润肝、脾、淋巴结等组织,可导致肝脾肿大,一般为轻至中度肿大;浅表淋巴结肿大以颈部、颌下、腋窝、腹股沟等部位较为常见,肿大的淋巴结质地一般偏软,活动度可,部分患儿可能伴有疼痛。
3.中枢神经系统浸润:多见于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可出现头痛、呕吐、嗜睡等颅内压增高的表现,还可能有脑神经麻痹、视力障碍等,这是因为白血病细胞侵犯中枢神经系统,导致脑脊液循环受阻等。
4.其他器官浸润:少数患儿可能出现睾丸浸润,表现为睾丸无痛性肿大;眼部浸润可出现眼球突出、复视等表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