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红眼病即急性结膜炎,有眼部充血、分泌物增多、异物感灼热感、流泪等症状,治疗包括一般治疗(隔离休息、眼部清洁)和药物治疗(细菌性用抗生素类药物、病毒性对症治疗),小儿治疗时家长要注意用药安全、眼部清洁及病情变化,保持生活环境清洁卫生助恢复。
一、小儿红眼病的症状
小儿红眼病即急性结膜炎,常见症状有:
眼部充血:眼白部分出现明显的发红,这是因为眼部血管扩张、充血所致,多为双侧发病,但也可能先后发病,年龄较小的患儿可能因不会表达眼部不适而表现为频繁揉眼等行为。
分泌物增多:可出现眼屎增多的情况,分泌物的性质因病因不同而有所差异,细菌性结膜炎常表现为脓性分泌物,病毒性结膜炎则多为水样或黏液样分泌物,这些增多的分泌物会黏住患儿的眼睑,尤其在晨起时更为明显。
眼部异物感、灼热感:患儿会感觉眼睛里有东西,有灼热不适的感觉,从而出现频繁眨眼等表现,年龄较大的患儿可能会诉说眼睛不舒服。
流泪:由于炎症刺激,泪腺分泌增加,导致患儿出现流泪的症状,严重时可能会不断流泪。
二、小儿红眼病的治疗方法
(一)一般治疗
隔离休息:小儿红眼病具有传染性,需要隔离患儿,让其适当休息,避免去幼儿园、学校等人员密集场所,防止疾病传播给他人。因为小儿自身免疫力相对较低,且容易在人群中相互传染。
眼部清洁:用干净的湿毛巾轻轻擦拭患儿眼部的分泌物,保持眼部清洁,有助于减轻不适和减少细菌、病毒的滋生。但要注意擦拭时动作轻柔,避免损伤患儿眼部皮肤。
(二)药物治疗
细菌性结膜炎:如果是细菌感染引起的红眼病,可使用抗生素类药物,如妥布霉素滴眼液等,但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细菌性感染通常是由于小儿不注意手部卫生,用手揉眼后接触眼部导致感染,使用抗生素类药物可以抑制细菌生长,缓解炎症。
病毒性结膜炎:对于病毒性结膜炎,目前并没有特效的抗病毒药物,主要是进行对症治疗。如使用阿昔洛韦滴眼液等,但同样要遵循医生的建议。病毒性感染多由病毒接触传播,小儿自身抵抗力较弱时容易感染,一般通过自身免疫和对症支持来恢复。
特殊人群温馨提示:小儿属于特殊群体,在治疗红眼病时,家长要特别注意药物的使用安全。严格按照医生的嘱咐用药,不要自行增减药量或更换药物。在进行眼部清洁时,要使用干净的物品,避免交叉感染。同时,要关注患儿的病情变化,如果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加重,应及时就医复诊。另外,小儿的生活环境要保持清洁卫生,减少细菌、病毒的存在,有助于病情的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