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囊肿通常无明显症状,多在妇科检查时发现,部分患者有阴道分泌物增多表现;宫颈癌早期可能有接触性出血等,晚期有阴道流血、排液及转移相关症状。不同年龄、性别、生活方式和病史对两者有影响,宫颈囊肿一般无需特殊治疗,定期检查即可,宫颈癌需早发现早治疗,可通过筛查早期发现。
宫颈癌症状
早期症状:早期宫颈癌可能没有明显症状,部分患者可能出现接触性出血,多在性生活后或妇科检查后出现少量阴道流血,也可表现为经期延长、经量增多等。
晚期症状
阴道流血:晚期患者阴道流血量会增多,若侵蚀大血管,可能引起大量阴道出血。
阴道排液:患者阴道会排出白色或血性、稀薄如水样或米泔状、有腥臭味的液体。晚期患者因癌组织坏死伴感染,可有大量米汤样或脓性恶臭白带。
晚期转移症状:根据癌灶累及范围出现不同的继发性症状,如癌灶侵犯膀胱,可引起尿频、尿急、尿痛、血尿等;侵犯直肠,可出现排便困难、里急后重、便血等;癌肿压迫或累及输尿管时,可引起输尿管梗阻、肾盂积水及尿毒症等。
不同年龄、性别、生活方式和病史对宫颈囊肿及宫颈癌的影响
年龄:宫颈癌好发于30-55岁女性,而宫颈囊肿多见于育龄期女性。年轻女性若有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持续感染等情况,增加了患宫颈癌的风险;老年女性宫颈囊肿多为生理性改变,但仍需关注宫颈情况,因为老年女性也是宫颈癌的易感人群之一。
性别:只有女性会患宫颈囊肿和宫颈癌,男性不会患这两种疾病。
生活方式:性生活过早(小于16岁)、多个性伴侣、吸烟等不良生活方式会增加女性患宫颈癌的风险。而宫颈囊肿的发生多与宫颈的生理性变化相关,不过不良生活方式可能间接影响宫颈局部环境,对宫颈健康有一定影响。例如,吸烟会影响机体的免疫力,不利于宫颈局部的防御功能,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宫颈病变的发生几率。
病史:有高危型HPV持续感染病史的女性,患宫颈癌的风险显著升高。既往有宫颈病变史,如宫颈高级别上皮内病变等,若未得到有效治疗,发展为宫颈癌的可能性增加。而宫颈囊肿一般与既往病史关系不大,多是宫颈的正常生理性变化,但如果有宫颈慢性炎症病史,可能会增加宫颈腺管阻塞的几率,从而促进宫颈囊肿的形成。
总之,对于宫颈囊肿一般无需特殊治疗,定期进行妇科检查监测即可;而对于宫颈癌则需要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通过定期进行宫颈癌筛查(如TCT-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联合HPV检测等)有助于早期发现宫颈癌前病变及早期宫颈癌,从而改善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