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卵圆孔未闭较常见,多数为生理性。无症状者多无需治疗,定期随访观察;有症状时需评估后治疗,如出现相关严重症状可能需介入治疗等。护理上要避免感染、密切观察一般情况,随访要严格按建议进行。
一、卵圆孔未闭的基本情况
卵圆孔是胎儿时期心脏房间隔的生理性通道,通常在出生后1年左右闭合。新生儿卵圆孔未闭较为常见,多数属于生理性的。
二、无症状的卵圆孔未闭
1.多数无需治疗
很多新生儿卵圆孔未闭时并无明显症状,这种情况下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疗。因为随着婴儿的生长发育,大部分卵圆孔会在出生后1年内自然闭合。例如,大量临床观察研究发现,约80%的卵圆孔会在出生后1年内闭合,而且在此过程中,婴儿不会出现明显的心脏功能异常相关表现,如呼吸急促、口唇发绀等。
对于这类新生儿,主要是进行定期随访观察,一般建议在出生后3-6个月以及1岁左右进行心脏超声检查,以监测卵圆孔的闭合情况。
三、有症状的卵圆孔未闭
1.出现相关症状时需评估与治疗
症状表现:如果新生儿卵圆孔未闭伴有明显症状,如反复发生不明原因的脑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等,或者出现严重的右向左分流导致明显的发绀等情况,就需要考虑治疗。例如,有研究表明,部分存在卵圆孔未闭的新生儿可能会因为右向左分流,使静脉系统的微栓子进入体循环,从而引发脑卒中。
治疗方式:一般会根据具体病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如介入治疗等,但这种情况相对较少见。对于有症状的新生儿,需要由专业的儿科心血管医生进行全面评估,包括详细的病史采集、心脏超声等检查,来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四、特殊人群(新生儿)的注意事项
1.护理方面
新生儿卵圆孔未闭时,要注意避免感染等情况。因为感染可能会加重心脏的负担,影响卵圆孔的闭合以及心脏的正常功能。所以要保持新生儿居住环境的清洁卫生,尽量减少与感染源的接触,如避免带新生儿去人员密集、空气流通差且可能有感染源的场所。
要密切观察新生儿的一般情况,如呼吸频率、面色等。如果发现新生儿呼吸急促、面色苍白或发绀等异常情况,应及时就医。
2.随访方面
严格按照医生建议的随访时间进行心脏超声等检查,以便及时了解卵圆孔的闭合情况以及心脏的发育状况。家长要积极配合医生的随访安排,不要忽视定期检查的重要性。
总之,新生儿卵圆孔未闭是否需要治疗要根据是否有症状以及具体病情来判断,多数无症状的卵圆孔未闭无需特殊治疗,定期随访观察即可,有症状时则需要专业医生评估后制定相应治疗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