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白血病需通过详细病史采集、体格检查(观察一般状况、淋巴结、肝脾等)、实验室检查(血常规、骨髓穿刺、血生化等)及影像学检查(胸部X线或CT、超声等)综合判断,各检查相互补充以明确诊断、评估病情,为治疗提供依据,且检查中要考虑儿童生理特点并给予人文关怀。
一、病史采集
详细询问儿童的既往健康状况、家族中是否有血液系统疾病史等。例如,某些遗传综合征可能增加儿童白血病的发病风险,通过了解家族病史有助于初步排查相关因素。
二、体格检查
1.一般状况:观察儿童的面色、精神状态等,白血病患儿可能出现面色苍白、精神萎靡等表现。
2.淋巴结:检查全身浅表淋巴结是否肿大,白血病患儿常伴有淋巴结肿大,尤其是颈部、腋窝、腹股沟等部位的淋巴结。
3.肝脾:触摸肝脾是否肿大,白血病时肝脾可能因浸润而增大。
三、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
白细胞计数:多数患儿白细胞计数异常,可升高或降低。例如,急性白血病患儿白细胞计数可增高或正常,也有部分降低;慢性白血病相对少见,白细胞计数多明显增高。
血红蛋白:血红蛋白降低,提示贫血,贫血程度可轻可重。
血小板:血小板计数常减少,严重时可明显降低,导致患儿有出血倾向,如皮肤瘀点、瘀斑、鼻出血、牙龈出血等。
2.骨髓穿刺检查
骨髓穿刺是诊断白血病的重要依据。通过抽取骨髓液,进行细胞学检查,可以观察骨髓中白血病细胞的形态、比例等。骨髓中原始细胞和幼稚细胞比例增高是白血病的典型表现,不同类型的白血病原始细胞比例等有各自特点。例如,急性髓系白血病骨髓中原始粒细胞等明显增多;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骨髓中原始淋巴细胞等显著增高。
3.血生化检查
包括肝肾功能、电解质等检查。白血病患儿由于疾病本身或治疗的影响,可能出现肝肾功能异常、电解质紊乱等情况,通过血生化检查可以了解患儿的整体代谢状况。
四、影像学检查
1.胸部X线或CT:有助于了解肺部是否有白血病细胞浸润等情况,对于判断病情有无累及肺部等有帮助。
2.超声检查:可用于检查腹部脏器如肝、脾、肾等是否有白血病细胞浸润,以及淋巴结情况等。例如,超声可以清晰显示肝脾的大小、形态及内部结构等,帮助评估病变范围。
儿童白血病的检查需要综合病史、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等多方面结果进行判断,不同检查相互补充,以明确诊断和评估病情,为后续治疗提供依据。在检查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儿童的生理特点,尽量减少检查给儿童带来的不适,同时医护人员需以专业、耐心的态度对待患儿及家属,给予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