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胱结石形成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尿液成分异常(如钙、草酸、尿酸等浓度高,儿童先天尿路畸形,成年男性痛风致尿酸代谢紊乱等)、尿路感染(细菌等作核心促使矿物质沉积,儿童反复感染、成年女性绝经后易感染)、梗阻(尿路梗阻致尿液潴留形成结石,如中老年男性前列腺增生、儿童先天性肾盂输尿管连接处狭窄等)、营养因素(儿童喂养不当、成人长期低蛋白饮食等)及其他因素(长期留置导尿管、老年男性机体衰退、女性特殊生理时期等)。
一、尿液成分异常相关因素
尿液中某些成分含量过高是膀胱结石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例如,尿液中钙、草酸、尿酸等物质浓度升高时,就容易形成结石核心。在儿童中,如果存在先天性尿路畸形等情况,可能会影响尿液中物质的正常代谢和排泄,导致尿液成分异常。对于成年男性,若患有痛风等疾病,会使尿酸代谢紊乱,血尿酸水平升高,尿液中尿酸含量增加,长期如此就增加了膀胱结石形成的风险。
二、尿路感染因素
尿路感染时,细菌、坏死组织等可作为核心,促使尿液中的矿物质沉积形成结石。例如,变形杆菌等细菌能分解尿素,使尿液碱化,促使磷酸镁铵和磷酸钙沉积。儿童若反复发生尿路感染,由于其尿路结构和生理功能尚未完全发育成熟,更容易受到感染影响进而引发膀胱结石。成年女性在绝经后,雌激素水平下降,尿道黏膜变薄,局部抵抗力降低,也容易发生尿路感染,增加膀胱结石形成几率。
三、梗阻因素
尿路梗阻会导致尿液排出不畅,尿液中的杂质容易在膀胱内潴留,逐渐形成结石。比如前列腺增生症多见于中老年男性,增生的前列腺组织会堵塞尿道,使尿液排出受阻,尿液在膀胱内长时间停留,晶体物质易沉淀形成结石。儿童先天性肾盂输尿管连接处狭窄等尿路梗阻性疾病,会影响尿液正常流动,为膀胱结石形成创造条件。
四、营养因素
在儿童中,若婴儿喂养不当,如长期食用缺乏矿物质等营养成分均衡的食物,可能影响其正常生长发育过程中的尿液成分和排泄功能。而在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成人长期低蛋白饮食,会使尿液中缺乏足够的抑制结石形成的物质,也容易引发膀胱结石。例如,长期食用精制米面等低蛋白食物的人群,尿液中有机物含量相对减少,不利于抑制结石形成。
五、其他因素
长期留置导尿管等医疗器械会破坏尿路黏膜的完整性,为结石形成提供条件。老年男性随着年龄增长,机体各方面功能衰退,尿路功能也会出现变化,更容易受到上述多种因素影响而形成膀胱结石。女性在妊娠等特殊生理时期,尿路结构和功能会发生一定改变,若存在一些潜在因素,也可能增加膀胱结石形成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