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尿潴留是指产妇分娩后6-8小时未能自行排尿且膀胱胀满的常见并发症,病因包括分娩因素(产程过长致膀胱黏膜充血水肿、肌张力降低,会阴部创伤致产妇不敢用力排尿)、激素变化(妊娠期孕激素使膀胱平滑肌松弛、张力降低,产后雌激素迅速下降致激素恢复不协调)、心理因素(紧张焦虑致交感神经兴奋抑制膀胱逼尿肌收缩)、体位因素(产后平卧位不利于排尿反射触发)及其他因素(液体摄入与排空异常、未能及时感知膀胱充盈感等)。
分娩因素
产程过长:尤其是第二产程延长,胎儿先露部长时间压迫膀胱颈部,导致膀胱黏膜充血、水肿,肌张力降低,从而影响膀胱的正常排尿功能。例如,某些难产情况可能使产程明显延长,增加产后尿潴留的发生风险。对于经产妇或初产妇产程异常的情况,需要密切关注膀胱功能状态。
会阴部创伤:分娩过程中会阴部可能发生撕裂伤或进行会阴侧切术,会阴部的疼痛会使产妇不敢用力排尿,抑制了排尿反射。比如会阴侧切术后,产妇因害怕疼痛而不敢主动排尿,致使尿液在膀胱内潴留。产妇会阴部的疼痛感受会直接影响其排尿意愿和行为,医护人员需要关注会阴部创伤对排尿的影响。
激素变化
妊娠期激素影响:妊娠期体内孕激素水平升高,使膀胱平滑肌松弛,张力降低,膀胱容量增大,排尿功能受到一定抑制。产后雌激素水平迅速下降,虽然会逐渐恢复,但在产后早期仍可能存在膀胱功能的调整期。如果激素恢复不协调,就容易出现尿潴留。不同产妇妊娠期激素水平变化及产后恢复情况不同,这也导致了产后尿潴留发生几率的个体差异。
心理因素
紧张焦虑:产妇对分娩过程的恐惧、对产后身体恢复的担忧等心理因素,可能导致交感神经兴奋,抑制膀胱逼尿肌的收缩,从而引起排尿困难。例如,一些初次分娩的产妇,对未知的产后恢复充满焦虑,这种心理状态会干扰正常的排尿反射。产妇的心理状态需要医护人员给予关注和疏导,以促进排尿功能的恢复。
体位因素
产后卧位不习惯:产后产妇多采取平卧位,这种体位不利于膀胱的充分充盈和排尿反射的触发。相比站立或坐位时的体位,平卧位时膀胱的位置和压力情况不利于尿液排出。产妇产后体位的改变对排尿有一定影响,医护人员可引导产妇尝试适当改变体位以促进排尿。
其他因素
液体摄入与排空:产后产妇如果液体摄入不足,尿液生成减少,但如果之前产程中输液等情况导致膀胱过度充盈后突然排空,也可能影响膀胱功能。另外,部分产妇产后因身体虚弱等原因,未能及时感知膀胱的充盈感,也会导致尿潴留。不同产妇的液体摄入和自身身体感知能力不同,这些因素都可能与产后尿潴留的发生相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