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急疹由人类疱疹病毒6型、7型感染引起,出疹前发热期和出疹期有传染性,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出疹后病毒载量降低,传染性渐弱,一般出疹后3-5天基本无传染性,特殊人群接触需格外注意,要避免特殊婴幼儿接触及注意患儿呼吸道分泌物处理等。
出疹前发热期的传染性
病毒shedding:在幼儿急疹的前驱期,即发热阶段,患儿体内存在人类疱疹病毒6型或7型,此时病毒会通过呼吸道飞沫等途径进行传播。例如,与患儿密切接触的家庭成员、托幼机构中的同伴等,都有可能通过吸入含有病毒的飞沫而被感染。这个时期患儿可能会出现高热等症状,但家长往往容易忽视其传染性。
传播风险:由于婴幼儿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成熟,在与处于发热期的幼儿急疹患儿接触时,感染的风险相对较高。比如,一个2岁的幼儿在托幼机构中,如果有同伴处于幼儿急疹的发热前驱期,就很可能被传染上病毒。
出疹期的传染性
病毒传播情况:当幼儿急疹进入出疹期时,虽然皮疹的出现是疾病进入恢复阶段的表现,但此时体内的病毒仍然可以通过呼吸道飞沫等方式传播。不过,随着出疹的进展,患儿体内的病毒载量会逐渐下降,所以这个时期的传染性较发热前驱期有所降低,但仍不能掉以轻心。例如,患儿在出疹后与其他婴幼儿接触时,还是有可能将病毒传播给对方。
传播范围:在家庭环境中,如果有多个婴幼儿,一旦有患儿处于幼儿急疹的出疹期,其他婴幼儿被感染的可能性依然存在。特别是对于那些没有接种过相关疫苗且免疫力较低的婴幼儿来说,感染风险不容忽视。
出疹后传染性的变化
病毒载量降低:随着幼儿急疹病情的进一步恢复,患儿体内的人类疱疹病毒6型或7型的复制逐渐受到抑制,病毒载量持续下降。当病毒载量降低到一定程度时,其通过飞沫传播的能力也会大大减弱,此时患儿基本不再具有传染性。一般来说,幼儿急疹出疹后1-2天,传染性就已经非常低了。
传染性消失的时间:通常情况下,幼儿急疹出疹后3-5天,患儿基本不具有传染性了。但这也需要根据患儿个体的恢复情况来判断,有些患儿可能恢复较慢,传染性消失的时间会相对延长一些。不过总体而言,出疹后一段时间内传染性会逐渐消失。
对于特殊人群,比如免疫力低下的婴幼儿(如患有先天性免疫缺陷病的婴幼儿)、有基础疾病的婴幼儿(如患有心脏病、肺部疾病等的婴幼儿),在接触幼儿急疹患儿时更要格外注意。家长应尽量避免这类特殊婴幼儿与处于幼儿急疹不同阶段的患儿接触,以降低感染风险。同时,在幼儿急疹患儿出疹后,也要注意对其呼吸道分泌物等的处理,保持居住环境的通风等,以促进患儿尽快恢复且减少对他人的传播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