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淋菌性尿道炎与淋病在病原体、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治疗及特殊人群注意事项等方面存在不同。非淋菌性尿道炎病原体主要有沙眼衣原体等,症状男性尿道刺痒等、女性相对不典型;实验室检查病原体检测有相应方法、尿常规无特异性;治疗用阿奇霉素等。淋病病原体是淋病奈瑟菌,男性急性淋病有尿道症状等、女性累及宫颈尿道等;实验室检查涂片镜检及核酸扩增试验可检测,尿常规有异常;治疗用头孢曲松等。孕妇、儿童、老年人治疗各有注意事项。
淋病的病原体是淋病奈瑟菌,为革兰阴性双球菌,呈肾形或豆形,常成对排列,多存在于中性粒细胞内。
临床症状方面
非淋菌性尿道炎:男性患者主要表现为尿道刺痒、灼痛,可伴有轻重不同的尿频、尿急、尿痛,尿道口轻度红肿,分泌物稀薄,量少,为浆液性或脓性,部分患者晨起时尿道口有少量黏液性分泌物或痂膜封口现象。女性患者症状相对不典型,多数无症状或症状轻微,主要表现为尿道灼热、瘙痒,可伴有尿频、尿痛,阴道分泌物增多,宫颈水肿、糜烂等。
淋病:男性急性淋病主要表现为急性尿道炎,初期尿道口灼痒、红肿及外翻,排尿时灼痛,伴尿频,尿道口有少量黏液性分泌物,24小时后症状加剧,分泌物变为黄色脓性,可伴有腹股沟淋巴结炎等。女性急性淋病主要累及宫颈、尿道,出现宫颈充血、水肿、触痛,有脓性分泌物,尿道受累时出现尿频、尿急、尿痛,检查可见尿道口红肿,有脓性分泌物。
实验室检查方面
非淋菌性尿道炎:
病原体检测:衣原体检测可采用核酸扩增试验(NAATs)等方法,其敏感性和特异性较高;支原体检测同样可应用NAATs等技术,能快速准确检测出相关支原体。
尿常规:可见白细胞增多等表现,但无特异性。
淋病:
病原体检测:采用涂片镜检,可见中性粒细胞内革兰阴性双球菌,但女性宫颈标本涂片阳性率相对较低;核酸扩增试验是诊断淋病奈瑟菌感染的常用方法,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较高。
尿常规:可见白细胞、红细胞等异常。
治疗方面
非淋菌性尿道炎:常用药物有阿奇霉素、多西环素等,根据病原体及药敏情况选择合适药物。
淋病:常用药物有头孢曲松等,需及时、足量、规范用药以彻底清除病原体。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孕妇:非淋菌性尿道炎孕妇治疗需选择对胎儿影响小的药物,如阿奇霉素等;淋病孕妇治疗也需选用合适抗生素,避免影响胎儿健康。
儿童:儿童非淋菌性尿道炎或淋病相对少见,若发生需谨慎选择药物,遵循儿科用药原则,选择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同时注意观察药物不良反应等。
老年人: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非淋菌性尿道炎或淋病的治疗需考虑其肝肾功能等情况,选择合适药物,密切监测病情及药物相关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