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远视眼的矫正与治疗包括光学矫正(框架眼镜、角膜接触镜)、手术治疗(准分子激光手术一般不用于儿童,后巩膜加固术有严格适应证)、视觉训练(调节功能训练、聚散功能训练需专业指导)及定期复查(3-6个月一次,查视力、散瞳验光等),以根据情况调整治疗方案保证眼部健康。
一、光学矫正
1.框架眼镜:是儿童远视眼常用的矫正方法。通过验光确定合适的远视度数,佩戴框架眼镜可以帮助清晰视物,缓解视疲劳。对于不同年龄段的儿童,验光的准确性很重要,一般3岁以下儿童首次验光需要进行散瞳验光,以获得准确的屈光度数,因为儿童眼睛的调节能力较强,散瞳可以放松睫状肌,去除调节因素的影响。
2.角膜接触镜:包括软性接触镜和硬性透气性接触镜(RGP)。RGP对于一些特殊情况的远视儿童可能有更好的矫正效果,尤其是对于伴有散光的远视儿童。但佩戴角膜接触镜需要严格遵循佩戴规则和眼部卫生要求,定期复查,确保眼部健康,因为儿童相对比较活泼,眼部卫生控制难度较大,容易引发眼部感染等问题。
二、手术治疗
1.准分子激光手术:一般不用于儿童远视眼治疗,因为儿童的眼部还在发育过程中,眼球的形态和屈光状态不稳定,准分子激光手术主要适用于18岁以上屈光状态稳定的人群。
2.后巩膜加固术:对于病理性远视(如病理性近视相关的远视情况,但远视较少单独使用该手术)且伴有眼轴进行性延长的儿童,在特定情况下可能会考虑,但该手术有严格的适应证和禁忌证,需要经过详细的眼部评估后才能决定是否采用。
三、视觉训练
1.调节功能训练:通过特定的视觉训练仪器或方法来改善眼睛的调节功能。例如,使用反转拍进行训练,让儿童在不同度数的镜片之间切换,锻炼眼睛的调节灵活性。这种训练需要在专业医生或视光师的指导下进行,根据儿童的年龄和远视程度制定合适的训练方案,年龄较小的儿童可能需要家长在旁协助指导训练。
2.聚散功能训练:对于伴有聚散功能异常的远视儿童,聚散功能训练也很重要。通过训练可以改善双眼视功能,提高融合能力等。训练方法包括同时视训练、融合训练等,同样需要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进行,并且要考虑儿童的配合程度,因为儿童可能对长时间的训练容易产生厌倦情绪。
四、定期复查
儿童远视眼需要定期复查,一般3-6个月复查一次。通过复查可以了解屈光度数的变化情况,根据度数的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例如,随着儿童的生长发育,远视度数可能会逐渐降低,此时需要及时更换合适度数的眼镜或调整治疗措施。复查项目包括视力检查、散瞳验光等,对于年龄较小的儿童,在复查时要注意其配合度,尽量营造轻松的检查环境以保证检查结果的准确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