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喉咙发炎发烧时需进行观察与监测,包括体温和喉咙状况;采取一般处理措施,如保证休息、清淡饮食、物理降温;出现体温持续超39℃、呼吸困难等情况要及时就医;婴幼儿和有基础疾病儿童需特殊留意,按相应情况护理和就医。
一、观察与监测
1.体温监测:密切关注儿童体温变化,可每1-2小时测量一次体温。正常儿童口腔温度为36.2℃-37.3℃,腋下温度为36℃-37℃,直肠温度为36.5℃-37.5℃。若体温在38.5℃以下,可先采用物理降温;若超过38.5℃且儿童有不适表现,需考虑使用退热相关措施,但要遵循儿科用药安全原则。
2.喉咙状况观察:留意喉咙发炎的程度,如是否有明显红肿、是否有脓性分泌物等,观察儿童吞咽情况,有无因喉咙不适导致拒食等表现。
二、一般处理措施
1.休息与饮食
休息:保证儿童充足的休息,让身体有能量对抗炎症。儿童应避免过度活动,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年龄较小的儿童可能需要增加午睡时间。
饮食:给予清淡、易消化的饮食,如米粥、面条等。鼓励儿童多喝水,保持咽喉部湿润,防止因喉咙干燥加重不适,同时有助于促进新陈代谢,帮助身体排出毒素。避免给儿童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及过烫的食物,以免加重喉咙刺激。
2.物理降温方法
温水擦浴:用32℃-34℃的温水擦拭儿童的额头、颈部、腋窝、腹股沟等部位,这些部位血管丰富,有助于散热。擦拭时间可控制在10-15分钟左右,注意保暖,避免儿童着凉。
使用退热贴:将退热贴贴在儿童的额头,通过凝胶中水分的蒸发带走热量,起到降温作用。退热贴一般可维持4-8小时左右的降温效果,可根据儿童体温情况适时更换。
三、及时就医的情况
1.当儿童出现以下情况时需及时就医
体温持续超过39℃,经过物理降温等处理后体温无明显下降趋势。
喉咙发炎伴有呼吸困难、喘息等表现,可能是炎症导致喉部水肿等情况,严重时会危及儿童呼吸。
出现精神萎靡、烦躁不安、嗜睡等精神状态异常,可能提示感染较为严重,影响到全身状况。
喉咙发炎持续时间超过3天仍无明显改善,甚至症状加重,如红肿范围扩大、脓性分泌物增多等。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对于婴幼儿,由于其体温调节中枢尚未发育完善,病情变化相对较快,家长更要密切观察其体温及一般状况。在采取任何降温或护理措施时动作要轻柔,避免因操作不当给婴幼儿带来额外的不适。同时,婴幼儿用药需格外谨慎,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避免自行用药。对于有基础疾病的儿童,如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哮喘等疾病的儿童出现喉咙发炎发烧情况时,更要及时就医,因为基础疾病可能会因喉咙发炎发烧而加重,需要医生综合评估病情进行针对性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