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贫血是外周血中单位容积内红细胞数或血红蛋白量低于正常,不同年龄段诊断标准有别,临床表现因程度、速度、病因等不同,一般表现有皮肤黏膜苍白、生长发育迟缓;造血器官反应有肝脾淋巴结肿大、骨髓外造血;各系统受累表现包括消化系统食欲减退等、神经系统烦躁不安等、循环系统代偿或心功能不全、免疫系统易感染。
一、一般表现
1.皮肤和黏膜苍白:这是贫血最常见的体征,以口唇、甲床、睑结膜等部位较为明显。当血红蛋白降低时,皮下毛细血管血流减少,导致皮肤、黏膜呈现苍白色。例如,婴儿贫血时,观察其甲床,正常红润的甲床会变得苍白。
2.生长发育迟缓:长期慢性贫血会影响小儿的生长发育,导致体重不增或增长缓慢。这是因为贫血时机体处于缺氧状态,影响了各种组织器官的正常代谢和功能,进而影响了小儿的生长发育进程。对于婴幼儿来说,可能会出现身高增长落后于同龄儿童的情况。
二、造血器官反应
1.肝、脾、淋巴结肿大:婴幼儿时期骨髓造血代偿能力有限,当造血需要增加时,肝、脾和淋巴结可恢复到胎儿时期的造血状态,出现肝、脾、淋巴结肿大,外周血中可出现有核红细胞、幼稚粒细胞等。这是机体的一种代偿机制,通过扩大造血组织的范围来满足造血需求。例如,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小儿,可能会出现轻度的肝、脾肿大。
2.骨髓外造血:年龄越小,骨髓外造血代偿能力越差,当发生感染、溶血等造血需要增加时,更易出现骨髓外造血。表现为肝、脾、淋巴结肿大,外周血中出现有核红细胞和幼稚中性粒细胞。这是因为正常情况下骨髓外造血很少,当造血需要增加时,肝、脾等组织恢复造血功能。
三、各系统受累表现
1.消化系统:可出现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泻或便秘等症状。这是由于贫血时消化系统缺血缺氧,胃肠功能紊乱所致。比如,缺铁性贫血的小儿常表现为食欲减退,对饮食不感兴趣。
2.神经系统:婴幼儿贫血时易出现烦躁不安或精神不振,年长儿可表现为头晕、耳鸣、记忆力减退等。这是因为神经系统对缺氧较为敏感,贫血导致神经系统缺氧,影响其正常功能。例如,重度贫血的小儿可能会出现精神萎靡,对周围环境反应迟钝。
3.循环系统:轻度贫血时,机体可通过心率加快、心脏扩大、血流速度加快等方式进行代偿,以保证重要器官的供血。但重度贫血时,心脏长期处于高负荷状态,可导致心功能不全,表现为呼吸加快、心率增快、心脏扩大,甚至出现心力衰竭。比如,长期严重贫血的小儿,在活动后可能会出现呼吸急促、心跳加快的情况。
4.免疫系统:贫血可使小儿的免疫功能下降,容易发生感染。这是因为贫血影响了免疫细胞的功能和数量,导致机体抵抗力降低。例如,贫血的小儿比正常小儿更容易患上呼吸道感染等疾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