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珠菌感染是霉菌性阴道炎主要致病因素之一但不等同,引起人类感染的念珠菌有多种,正常寄生不致病,免疫等改变时会繁殖引发感染,霉菌性阴道炎由假丝酵母菌引起,不同人群念珠菌感染及霉菌性阴道炎有不同特点,如女性育龄期、妊娠期、绝经后各有特点,儿童与卫生等有关,免疫力低下人群风险高且难控制。
念珠菌的种类与感染情况
引起人类感染的念珠菌主要有白色念珠菌、光滑念珠菌、近平滑念珠菌等。其中白色念珠菌是最常见的致病菌种。念珠菌在正常人体的口腔、肠道、阴道等部位都有寄生,一般情况下处于相对平衡状态,不引起疾病。但当人体局部或全身的免疫功能下降、阴道局部微生态环境改变时,念珠菌就会大量繁殖,引发感染。
对于女性来说,阴道内的pH值、糖原含量等因素会影响念珠菌的生长。当长期使用抗生素、妊娠、糖尿病、大量应用免疫抑制剂等情况出现时,阴道内环境改变,念珠菌容易过度生长导致感染。
霉菌性阴道炎的定义及与念珠菌感染的关联
霉菌性阴道炎医学上称为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VC),它是由假丝酵母菌引起的常见外阴阴道炎症。其中,由念珠菌引起的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占大部分。患者主要表现为外阴瘙痒、灼痛、性交痛以及尿痛,部分患者阴道分泌物增多,分泌物特征为白色稠厚,呈凝乳状或豆腐渣样。
从发病机制来看,当念珠菌在阴道内大量繁殖并引发炎症反应时,就会出现霉菌性阴道炎的一系列临床症状。但需要注意的是,其他一些非念珠菌的假丝酵母菌也可能引起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但相对少见。
不同人群念珠菌感染及霉菌性阴道炎的特点
女性人群:育龄期女性由于生理结构特点,阴道与外界相通,且激素水平变化等因素,更容易发生念珠菌感染相关的霉菌性阴道炎。妊娠期女性体内激素水平升高,阴道上皮细胞内糖原含量增加,pH值改变,念珠菌易于繁殖,妊娠期霉菌性阴道炎的发生率较非妊娠期高,而且孕期患病可能会对胎儿产生一定影响,如经阴道分娩时可能会感染胎儿引起口腔念珠菌感染等。绝经后女性雌激素水平降低,阴道黏膜变薄,局部抵抗力下降,也容易发生念珠菌感染相关的阴道炎症。
儿童人群:婴幼儿的念珠菌性外阴阴道炎多与尿布更换不及时、外阴卫生不良有关,也可能通过接触感染的衣物等间接传播。儿童患者会出现外阴瘙痒、疼痛、分泌物增多等症状,家长需要注意保持儿童外阴清洁干燥,及时更换尿布等。
免疫力低下人群:如艾滋病患者、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的患者等,由于机体免疫力低下,念珠菌感染的风险大大增加,且感染后病情可能更难控制,容易反复发生念珠菌感染相关的疾病,包括霉菌性阴道炎等,这类人群需要积极治疗基础疾病,同时注意加强局部和全身的抗念珠菌感染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