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心脏卵圆孔未闭是指出生后卵圆孔未按时闭合的现象,胎儿期卵圆孔保证循环,出生后正常应渐闭,超声可发现,多数无明显影响,少数可能有问题,需定期随访,特殊情况遵医处理,家长要加强护理并按建议复查。
一、定义
新生儿心脏卵圆孔未闭是指在胎儿时期,心脏房间隔中部的一个生理性通道——卵圆孔,在出生后没有正常闭合的现象。卵圆孔是胎儿循环的重要结构,它允许血液从右心房直接流向左心房,从而保证胎儿期的血液循环。正常情况下,婴儿出生后,随着第一声啼哭,左心房压力升高,卵圆孔会逐渐关闭,大多在出生后6个月内完全闭合。但有部分新生儿卵圆孔未能按时闭合。
二、发生机制
1.胎儿时期:胎儿的肺循环尚未发挥作用,卵圆孔开放使得富含氧气的血液能够从胎盘经脐静脉回流后,通过卵圆孔进入左心房,再供应给心脏和大脑等重要器官。
2.出生后:出生后,新生儿开始自主呼吸,肺循环建立,左心房压力升高,通常会促使卵圆孔逐渐闭合。然而,部分新生儿由于个体差异等原因,卵圆孔未能及时闭合。
三、超声检查中的表现
通过超声心动图检查可以发现卵圆孔未闭的情况。在超声下,可以观察到房间隔中部存在未闭合的裂隙样结构,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还能看到血液通过卵圆孔的分流情况。
四、对新生儿健康的影响
1.多数无明显影响:大部分卵圆孔未闭的新生儿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生长发育也不受影响,这种情况下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疗,随着时间推移有可能自行闭合。
2.少数可能出现问题:少数新生儿卵圆孔未闭可能会导致潜在的血液分流异常,在某些特殊情况下,比如新生儿出现感染、缺氧等情况时,可能会增加脑卒中、偏头痛等发生的风险,但这种情况相对较为罕见。
五、随访与处理
1.定期随访:对于发现卵圆孔未闭的新生儿,需要定期进行心脏超声检查,观察卵圆孔闭合的情况。一般建议在出生后1个月、3个月、6个月等时间节点进行超声复查。
2.特殊情况处理:如果在随访过程中发现卵圆孔未闭伴有明显的临床症状,或者存在其他心脏结构异常等情况,需要根据具体情况由医生评估后决定进一步的治疗方案,可能包括药物治疗或者介入治疗等,但新生儿期介入治疗相对较少,多以观察和定期随访为主。
六、特殊人群(新生儿)的温馨提示
新生儿卵圆孔未闭时,家长要注意加强护理,尽量避免新生儿发生感染,因为感染可能会影响新生儿的身体状况,增加潜在的风险。同时要按照医生的建议定期带新生儿进行心脏超声复查,密切关注卵圆孔的闭合情况。在护理过程中要注意保持新生儿的呼吸通畅,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减少对新生儿的不良刺激,以促进新生儿的健康成长,因为良好的生活环境和护理对于新生儿心脏的正常发育和卵圆孔的闭合等都有积极的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