霉菌性阴道炎止痒有非药物和药物方法。非药物方法包括保持外阴清洁干燥(各年龄段女性尤其患病者要每天用温水清洗外阴,选棉质宽松内裤)、避免搔抓(各人群都要注意,儿童患病家长需看护);药物方法中抗真菌药物如克霉唑制剂、咪康唑制剂可抑制霉菌生长繁殖减轻瘙痒(不同人群用药有不同注意事项),瘙痒严重时可短期用外用止痒药膏但含激素的不能长期用,还有不含激素的止痒制剂可缓解瘙痒但需靠抗真菌药物根本治疗。
一、霉菌性阴道炎止痒的非药物方法
(一)保持外阴清洁干燥
针对不同人群:对于各年龄段女性,尤其是患有霉菌性阴道炎的患者,每天用温水清洗外阴是很重要的。要注意水温适宜,一般30-40℃较为合适,避免过冷或过热刺激外阴。清洗时应从前向后清洗,防止将肛门处的细菌带到阴道。生活方式上,要选择穿棉质、宽松的内裤,保持外阴透气,避免穿紧身化纤内裤,因为化纤内裤不透气,容易导致局部温度升高、湿度增加,有利于霉菌生长繁殖,进而加重瘙痒。对于有基础疾病的患者,如糖尿病患者,本身血糖高容易滋生霉菌,更要注意保持外阴清洁干燥,控制血糖的同时做好外阴护理。
(二)避免搔抓
各人群注意事项:无论哪个年龄、性别,都要避免用手搔抓外阴,因为搔抓可能会导致皮肤破损,一方面容易引起继发细菌感染,另一方面会使瘙痒进一步加重。如果是儿童患有霉菌性阴道炎,家长要特别注意看护,防止儿童不自觉地搔抓外阴,可给儿童剪短指甲等。
二、霉菌性阴道炎用药止痒情况
(一)抗真菌药物
作用机制及效果:临床上常用的抗真菌药物有克霉唑制剂、咪康唑制剂等。这些药物通过抑制霉菌的生长繁殖来发挥作用。例如,克霉唑制剂主要是通过干扰霉菌细胞膜的合成,从而达到杀菌、抑菌的效果。大量的临床研究表明,规范使用抗真菌药物后,一般在用药后的1-3天内,瘙痒症状会逐渐减轻。对于不同人群,如孕期女性患有霉菌性阴道炎,也有相对安全的抗真菌药物可供选择,但需要在医生的严格指导下使用,因为孕期用药需要考虑对胎儿的影响。对于老年女性,由于雌激素水平下降,阴道局部抵抗力低,更容易患霉菌性阴道炎,使用抗真菌药物时同样需要遵循医生的建议,并且要注意药物可能引起的局部刺激等不良反应。
(二)其他辅助药物
可能的应用及原理:如果患者瘙痒症状严重,在使用抗真菌药物的同时,可能会短期使用一些外用的止痒药膏,如含有糖皮质激素的药膏,但这类药膏不能长期使用,因为长期使用可能会导致局部皮肤萎缩等不良反应。不过,现在也有一些不含糖皮质激素的止痒制剂,通过局部涂抹可以缓解瘙痒症状,其原理主要是通过清凉、收敛等作用来减轻局部的瘙痒感觉,但最终还是需要依靠抗真菌药物从根本上治疗霉菌性阴道炎来彻底解决瘙痒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