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尿潴留指产后6-8小时仍不能自行排尿且膀胱胀满,需观察产妇排尿情况等,非药物干预有诱导排尿法(听流水声、温水冲洗会阴、体位调整)和按摩膀胱;医疗干预包括导尿术(非药物无效时,严格无菌操作,首次导尿量不宜超1000ml)及特殊情况药物辅助;高龄、有产后出血史、剖宫产产妇有不同注意事项。
一、评估与观察
产后尿潴留指产后6-8小时仍不能自行排尿且膀胱胀满。首先要观察产妇排尿情况,包括有无尿意、能否自主排尿、膀胱充盈程度等,通过查体、超声等检查明确膀胱内尿量等情况。对于不同年龄、生育史的产妇,评估重点略有不同,有剖宫产史等特殊病史的产妇需更谨慎评估,避免操作不当加重不适。
二、非药物干预措施
1.诱导排尿法
听流水声:利用条件反射诱导排尿,让产妇听水龙头流水声,一般5-10分钟左右部分产妇可产生尿意进而排尿。
温水冲洗会阴:用温水冲洗会阴,刺激会阴部神经,促进排尿反射,冲洗时间可控制在10-15秒左右,注意水温适宜,避免过冷或过热刺激。
体位调整:协助产妇采取合适体位,如坐起排尿或下床站立排尿,对于剖宫产产妇要注意避免牵拉伤口,产后身体较虚弱,调整体位时动作需轻柔缓慢。
2.按摩膀胱
助产士或家属可适当按摩产妇下腹部膀胱区,从脐下向耻骨联合方向轻柔按摩,按摩力度要适中,以产妇能耐受为准,每次按摩时间约5-10分钟,通过按摩促进膀胱收缩排尿,但要注意避免用力过度造成膀胱损伤。
三、医疗干预措施
1.导尿术
若上述非药物干预措施无效,可考虑导尿。选择合适的导尿管,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则进行导尿。导尿时要注意动作轻柔,避免损伤尿道黏膜。对于产后身体恢复情况不同的产妇,导尿后要密切观察尿液引出情况及产妇反应,一般首次导尿量不宜超过1000ml,防止出现膀胱黏膜急剧充血等情况。
2.药物辅助(若有需要)
目前临床较少常规使用药物促进排尿,若有特殊情况需使用药物,需严格评估产妇身体状况,考虑药物对产妇及新生儿的影响,避免使用对新生儿有不良影响的药物。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高龄产妇:高龄产妇产后尿潴留发生风险可能相对较高,在处理时要更加细致,非药物干预措施实施要更耐心,导尿等操作要格外谨慎,因为高龄产妇身体机能相对较弱,耐受能力和恢复能力可能不如年轻产妇。
2.有产后出血史产妇:此类产妇产后尿潴留处理时要综合考虑出血情况,非药物干预要在不加重出血的前提下进行,导尿等操作要严格遵循无菌等操作规范,防止引起感染等并发症,影响产妇康复。
3.剖宫产产妇:剖宫产产妇术后身体活动受限,在诱导排尿等非药物干预时要注意保护伤口,避免因体位等调整导致伤口疼痛加剧或裂开等情况,按摩膀胱等操作要避开伤口部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