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期细菌性阴道炎是孕期常见妇科炎症,由阴道菌群失调致混合感染,不及时处理有不良妊娠结局风险,可通过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处理包括一般处理和药物治疗,不同孕期应对有差异,特殊人群需注意,还可通过保持良好生活习惯、注意性生活卫生、增强机体抵抗力来预防
一、孕期细菌性阴道炎的定义及危害
孕期细菌性阴道炎是孕期常见的一种妇科炎症,由阴道内正常菌群失调所致的一种混合感染。若不及时处理,可能会增加早产、胎膜早破、绒毛膜羊膜炎等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风险。
二、孕期细菌性阴道炎的诊断方法
临床表现:患者可能出现阴道分泌物增多,呈灰白色、稀薄状,有鱼腥臭味,尤其在性交后加重,还可能伴有轻度外阴瘙痒或灼热感。
实验室检查:阴道分泌物涂片可发现线索细胞,pH值升高(>4.5),胺试验阳性等,通过这些检查可以辅助诊断孕期细菌性阴道炎。
三、孕期细菌性阴道炎的处理措施
一般处理:保持外阴清洁干燥,避免搔抓外阴,勤换内裤,内裤要用开水烫洗后在阳光下暴晒。
药物治疗:孕期使用抗生素需要谨慎评估利弊,一般会根据病情选择对胎儿相对安全的抗生素,如甲硝唑等(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对于症状较轻的孕妇,可先尝试局部用药,局部用药相对全身用药对胎儿的影响较小。
四、不同孕期的应对差异
早孕期:早孕期胎儿处于器官形成关键时期,使用药物更需谨慎,若确诊孕期细菌性阴道炎,应在医生充分评估风险后决定是否用药及选择合适的药物。
中孕期:中孕期胎儿相对稳定些,在有用药指征时可在医生指导下合理使用药物进行治疗。
晚孕期:晚孕期用药也要考虑对分娩及胎儿的影响,同样需在医生权衡利弊后选择合适的处理方式。
五、特殊人群(如有基础疾病等情况的孕妇)的注意事项
对于本身有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孕妇,由于高血糖环境利于细菌生长繁殖,更容易发生孕期细菌性阴道炎,这类孕妇除了按照孕期细菌性阴道炎的常规处理外,还需要积极控制基础疾病,严格控制血糖水平,将血糖控制在合理范围,以减少细菌性阴道炎的复发及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
有过不良妊娠史的孕妇,在孕期发生细菌性阴道炎时要更加重视,及时就医,密切监测妊娠情况,严格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处理,因为这类孕妇发生不良妊娠结局的风险相对更高。
六、预防孕期细菌性阴道炎的建议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注意个人卫生,每日用温水清洗外阴,但不要过度冲洗阴道,以免破坏阴道正常菌群平衡。
注意性生活卫生:性生活前后男女双方都要清洗外生殖器,避免不洁性生活。
增强机体抵抗力:合理饮食,保证营养均衡,多吃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的食物,如瘦肉、鱼类、新鲜蔬菜水果等;适当进行运动,如散步等温和的运动方式,以增强机体抵抗力,维持阴道正常菌群的稳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