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风寒感冒有主要症状如发热、怕冷寒战、鼻塞流清涕、咳嗽,还有伴随症状如头痛、身体酸痛、特定舌苔脉象,不同年龄段小儿表现有特点,有基础疾病小儿患病可能加重且冬季高发需注意保暖预防。
一、主要症状
发热:体温可呈现不同程度的升高,一般是轻度或中度发热,这是因为风寒之邪侵袭人体,影响了机体的体温调节机制。儿童的体温调节中枢尚不完善,风寒感冒时更易出现体温波动,但通常不会出现过高热(如超过39℃过多),与风热感冒相对而言发热程度可能相对稍低些。
怕冷、寒战:小儿会明显感觉怕冷,有的还会出现寒战,这是由于风寒外束,卫阳被遏,肌表失于温煦,机体通过寒战来试图产热以抵抗外邪。
鼻塞、流清涕:鼻腔黏膜受风寒之邪侵袭,出现充血、水肿,导致鼻塞,同时分泌清稀的鼻涕。清涕的产生是因为风寒之邪导致肺卫不宣,津液代谢失常,上犯于鼻窍形成清稀鼻涕。
咳嗽:多为咳嗽声重,咳痰清稀色白。这是因为风寒之邪犯肺,肺失宣降,肺气上逆而引起咳嗽,寒邪导致痰液清稀。
二、伴随症状
头痛:头部经络受阻,风寒之邪上犯头部,可引起头痛,小儿可能会表现出哭闹不安、用手按压头部等表现。
身体酸痛:风寒之邪侵袭肌表,导致经络气血运行不畅,小儿会出现全身肌肉关节酸痛,尤其是项背、肢体等部位,影响小儿的活动,使其不愿玩耍、肢体活动减少等。
舌苔脉象:舌苔多为薄白苔,脉象浮紧。这是因为风寒在表的典型舌脉表现,薄白苔反映病邪在表,浮紧脉提示风寒束表。
三、不同年龄段小儿表现特点
婴儿期(0-1岁):婴儿不会准确表达自身不适,多表现为哭闹不止、拒奶,可能伴有体温轻度升高,鼻塞明显导致呼吸不畅,吃奶时因鼻塞而张口呼吸等。还可能出现精神萎靡,活动较平时减少。
幼儿期(1-3岁):幼儿能简单表达部分不适,会说怕冷、头痛等,可能会指着头部表示头痛,体温一般在38℃左右波动,流清涕较明显,咳嗽相对较轻,但也可能因不适而烦躁不安。
学龄前期(3-6岁):学龄前期小儿症状相对较清晰,能较明确表述发热、怕冷、鼻塞、咳嗽等症状,身体酸痛可能表现为不愿活动、肢体不愿被触碰等,精神状态相对婴儿和幼儿期稍好,但仍会因感冒不适而影响日常活动,如不爱玩耍等。
四、特殊情况及注意事项
有基础疾病的小儿:如果小儿本身有先天性心脏病、哮喘等基础疾病,患风寒感冒时症状可能会加重。例如有哮喘的小儿,可能会诱发哮喘发作,出现喘息、气促等症状加重的情况,需要更加密切观察其呼吸、面色等情况,一旦有异常需及时就医。
冬季等寒冷季节高发:在寒冷季节,小儿更容易受到风寒之邪侵袭而患风寒感冒,这与寒冷环境导致肌表腠理疏松,易被风寒外袭有关。所以在冬季要注意给小儿适当增添衣物,做好保暖措施,预防风寒感冒的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