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是一种以体循环动脉血压升高为主要特征等的临床综合征,诊断标准为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发病与遗传、环境、神经内分泌等多种因素相关,不能简单归结为阴虚火旺,不同人群高血压有不同特点及注意事项,需从多方面认识、诊断、治疗并针对不同人群采取综合管理措施。
高血压的诊断标准通常为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从医学角度看,其发病与多种因素相关,包括遗传因素,约60%的高血压患者有家族史;环境因素,如长期高盐饮食、过量饮酒、精神紧张等;还涉及神经内分泌因素,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交感神经系统等的失调都会影响血压水平。例如,长期高盐饮食会使钠水潴留,增加血容量,从而导致血压升高;精神长期紧张会促使交感神经兴奋,释放去甲肾上腺素等,引起小动脉收缩,外周阻力增加,进而使血压升高。
阴虚火旺与高血压的关联
中医所说的阴虚火旺是指阴液亏虚,虚火亢旺,阴虚则阳亢,虚热内生。但目前并没有足够的科学依据表明阴虚火旺是高血压的唯一或主要病因。虽然在一些高血压患者中可能会出现类似阴虚火旺的症状,如潮热、盗汗、五心烦热等,但这只是部分患者的表现,不能将高血压等同于阴虚火旺。高血压的诊断主要依据血压测量值等客观指标,而不是以中医的阴虚火旺证型来界定。
不同人群高血压的特点及相关注意事项
老年人群:老年高血压患者往往收缩压升高明显,脉压差增大,这与老年人大动脉弹性减退、顺应性下降有关。老年高血压患者在生活方式调整上需要更加注意,比如要适度运动,运动方式可选择散步、太极拳等,避免剧烈运动;饮食上要低盐低脂,控制钠盐摄入,每日不超过6g;同时要密切监测血压,规律服药,因为老年患者容易出现血压波动,且可能合并多种基础疾病,用药需要更加谨慎,要考虑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等。
中青年人群:中青年高血压患者部分与精神压力大、不良生活方式关系密切。这类人群在工作生活中要注意缓解精神压力,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长期处于紧张焦虑状态;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如规律作息、适量运动、戒烟限酒等。如果是由于精神紧张等因素引起的血压轻度升高,可先通过非药物干预来调整,如一段时间的生活方式调整后血压仍未恢复正常,则需要考虑药物治疗。
特殊病史人群:对于有家族遗传史的高血压患者,要更加注重定期监测血压,做到早期发现、早期干预;对于已有心、脑、肾等靶器官损害的高血压患者,除了控制血压外,还需要针对相应的靶器官损害进行治疗和监测,如合并冠心病的患者,在控制血压的同时要注意改善心肌供血等。
总之,高血压是一个复杂的临床综合征,不能简单认为就是阴虚火旺,需要从医学的多方面去认识、诊断和治疗,根据不同人群的特点采取相应的综合管理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