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检查包括视力、眼压、眼底(直接和间接眼底镜)、OCT、FFA检查,视力多有变化,眼压常正常可排其他病,眼底检查可见黄斑区改变,OCT可现视网膜神经上皮层脱离,FFA可见RPE渗漏点等,各检查对了解病情、制定治疗方案重要。
一、视力检查
通过视力表检查患者的视力情况,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患者的视力多在0.5-1.0之间,但也可能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这有助于初步了解患者的视功能状态。不同年龄的患者视力变化可能有差异,儿童由于视觉发育尚未成熟,视力下降可能对其视觉发育产生影响,需要更加关注。
二、眼压检查
使用眼压计测量眼压,该病症患者眼压通常在正常范围内,但通过眼压检查可排除青光眼等其他眼压异常相关疾病,因为青光眼也可能导致视力等眼部改变,而眼压是重要的鉴别点。不同年龄段人群眼压正常范围略有差异,一般来说成人眼压在10-21mmHg之间,儿童眼压相对较低,但也在正常生理范围内。
三、眼底检查
1.直接眼底镜检查:可初步观察眼底情况,能发现黄斑区是否有水肿、渗出等改变。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患者黄斑区可见圆形或椭圆形反光晕,中心凹反光消失,黄斑区有灰色或灰黄色渗出病灶等。不同年龄患者眼底表现可能因发育等因素有一定细微差别,但主要特征相似。
2.间接眼底镜检查:能更全面、清晰地观察眼底周边及黄斑区的情况,对于判断病变范围等有重要价值。对于儿童患者,间接眼底镜检查相对更安全,可更好地观察其眼底整体情况。
四、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查
1.原理及表现:OCT能够提供黄斑区视网膜层间的高分辨率断层图像,可清晰显示视网膜神经上皮层脱离情况,如脱离的范围、厚度等。患者黄斑区视网膜神经上皮层可见局限性隆起,脱离区内为低反射的液体信号。在不同年龄人群中,视网膜的正常厚度等有一定参考范围,通过OCT检查可准确测量病变相关的视网膜结构参数变化。
2.优势:相比传统眼底检查,OCT具有更高的分辨率,能更早发现病变及更精确评估病变程度,对于病情的监测和治疗效果的评估非常重要。
五、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检查
1.检查过程及表现:通过静脉注射荧光素钠后,利用眼底照相机拍摄眼底血管的荧光动态变化。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患者在造影早期可见视网膜色素上皮(RPE)的渗漏点,呈现出强荧光,随着时间推移,渗漏点逐渐扩大,荧光素渗漏到神经上皮下形成荧光素积存区。不同年龄患者的血管生理特点可能对FFA结果的解读有一定影响,但主要的荧光渗漏等特征表现是诊断的关键依据。
2.意义:FFA是诊断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重要手段之一,有助于明确病变的部位、范围以及渗漏情况,对制定治疗方案有重要指导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