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期产后出血的原因包括胎盘、胎膜残留(最常见,多产后10日左右发生,与胎盘着床位置异常等有关)、蜕膜残留(产后一周左右开始,与子宫收缩乏力等有关)、子宫胎盘附着面复旧不全(产后2周左右,与子宫收缩不良等有关)、感染(产后数天到数周,与产后卫生不良等有关)、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愈合不良(剖宫产术后2-3周,与切口位置等有关)。
相关因素:与胎盘着床位置异常、胎盘娩出过程不完整等有关,比如胎盘部分剥离后又自行剥离,或者助产操作不当等情况都可能导致胎盘、胎膜残留。对于有多次流产史、剖宫产史等的女性,发生胎盘、胎膜残留的风险相对更高,因为这些情况可能影响胎盘的正常附着和娩出。
蜕膜残留
发生情况:产后蜕膜会逐渐脱落,若蜕膜剥离不全,长时间残留,也可影响子宫复旧,引发晚期产后出血。一般在产后一周左右开始发生相关变化,若蜕膜残留,子宫复旧过程受影响,就可能导致出血。
相关因素:与子宫收缩乏力、子宫内膜炎症等有关。比如产后子宫收缩不好,就不利于蜕膜的正常脱落和排出;有子宫内膜炎症时,也会影响蜕膜的正常代谢和排出,从而增加蜕膜残留导致晚期产后出血的风险。
子宫胎盘附着面复旧不全
发生情况:胎盘娩出后,子宫胎盘附着面会逐渐修复,一般需要6-8周。若复旧不全,附着面的血栓脱落,血窦重新开放,就会导致大量出血。多发生在产后2周左右开始出现相关情况。
相关因素:与子宫收缩不良、子宫内膜感染等有关。例如产妇本身有全身性感染,或者子宫局部存在感染,都会影响子宫胎盘附着面的复旧;产妇存在高血压、贫血等基础疾病时,也可能影响子宫的正常复旧过程,增加子宫胎盘附着面复旧不全的风险。
感染
发生情况:宫腔感染可引起子宫内膜炎,导致子宫复旧不良,血管不能正常闭合,从而发生晚期产后出血。感染多在产后数天到数周发生。
相关因素:与产后卫生不良、过早性生活、多次阴道检查等有关。比如产后不注意会阴部清洁,或者产后短期内有性生活,都容易导致细菌侵入宫腔引起感染;多次进行阴道检查,也会增加宫腔感染的机会,进而引发晚期产后出血。对于免疫力较低的产妇,如患有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产妇,发生感染的风险更高,更容易出现因感染导致的晚期产后出血。
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愈合不良
发生情况:多见于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处愈合不佳,如切口感染、裂开等,可导致晚期产后出血。一般在剖宫产术后2-3周左右可能出现相关情况。
相关因素:与剖宫产切口位置、缝合技术、产妇自身情况等有关。比如切口位于子宫下段横切口的不同位置,某些位置的愈合相对更易出现问题;缝合时若缝合技术不佳,切口对合不良等,都会影响切口愈合;产妇本身有营养不良、贫血、感染等情况时,也会影响子宫切口的愈合,增加子宫切口愈合不良导致晚期产后出血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