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结膜出血需先观察初步处理,外伤致出血初期冷敷、24小时后热敷;高血压致出血要控血压;用眼过度致出血要减少用眼、做眼操、保证睡眠。出血范围扩大、反复出血时需及时就医,不同人群因不同原因导致的眼结膜出血有相应处理及需及时就医情况。
一、观察与初步处理
1.明确出血情况
首先要观察眼结膜出血的范围、程度等。如果只是少量点状出血,且没有其他不适症状,可先进行观察。对于不同年龄人群,儿童眼结膜出血可能与玩耍时的意外碰撞等有关,成年人可能与用眼过度、高血压等因素相关。比如儿童若在玩耍中可能碰到眼部导致结膜出血,成年人长时间熬夜、过度用眼后也可能出现结膜出血情况。
对于有基础疾病的人群,如高血压患者,更要关注血压情况,因为高血压可能是导致眼结膜出血的一个潜在因素。
2.避免进一步损伤
在观察期间,要注意避免揉眼等可能加重出血的动作。对于儿童,要安抚其情绪,防止其因不适而揉眼;成年人则要提醒自己尽量减少眼部的不必要活动。
二、针对不同原因的处理措施
1.外伤引起
如果是外伤导致的眼结膜出血,在受伤初期(一般24小时内)可以进行冷敷。冷敷可以收缩血管,减少出血进一步扩散。对于儿童,冷敷时要注意温度不宜过低,避免冻伤眼部皮肤;成年人冷敷时间一般每次15-20分钟,可间隔一段时间后再次冷敷。24小时后可以改为热敷,热敷能够促进血液循环,有助于淤血的吸收。
2.高血压引起
对于本身有高血压且因血压升高导致眼结膜出血的患者,要积极控制血压。如果正在服用降压药物,要按照平时的规律服用,但如果血压异常升高且伴有头痛、头晕等不适,应及时就医调整降压方案。高血压患者要注意保持情绪稳定,避免情绪激动导致血压进一步波动。
3.用眼过度引起
长时间用眼过度导致的眼结膜出血,首先要减少用眼时间。无论是儿童还是成年人,都要让眼睛得到充分休息。可以适当做眼保健操,儿童做眼保健操时要在正确指导下进行,成年人可以选择合适的眼保健操动作来缓解眼部疲劳。同时保证充足的睡眠,让眼睛在休息中恢复,一般成年人每天需要7-8小时的睡眠,儿童睡眠时间相对更长,婴幼儿可能需要12-14小时等。
三、及时就医的情况
1.出血范围扩大
如果眼结膜出血的范围在短时间内迅速扩大,或者同时伴有视力下降、眼痛等症状,应立即就医。例如,儿童眼结膜出血范围突然增大,同时孩子说看东西不清楚,这就需要尽快带孩子到眼科就诊;成年人眼结膜出血范围快速扩大且伴有明显眼痛,也应及时就医排查是否有更严重的眼部损伤或其他眼部疾病。
2.反复出血
若眼结膜反复出现出血情况,不管是儿童还是成年人,都要引起重视。反复出血可能提示存在血液系统等方面的疾病,需要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包括血常规、凝血功能等检查,以明确病因进行针对性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