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乙脑发烧后要观察体温情况,可通过松开衣物、温水擦拭、用退热贴物理降温,保证小儿充足水分,若体温过高或持续不退、伴严重症状要及时就医,小婴儿和有基础疾病小儿需特殊留意。
一、观察体温情况
1.测量体温:使用体温计准确测量小儿体温,了解具体体温数值。不同年龄段小儿正常体温范围略有差异,一般直肠温度为36.5~37.5℃,口腔温度为36.2~37.3℃,腋下温度为36~37℃。若腋下体温在37.5~38.5℃为低热,38.5~39℃为中度发热,39℃以上为高热。
2.持续监测:密切关注小儿体温变化,每隔一段时间就测量一次,观察体温是呈上升趋势、持续不变还是逐渐下降等情况,以便采取相应措施。
二、物理降温方法
1.松开衣物:适当给小儿松开衣物,不要穿得过多或盖得过厚,以利于散热,帮助降低体温。因为小儿新陈代谢相对较快,过多的衣物会影响热量散发。
2.温水擦拭:用32~34℃的温水擦拭小儿身体,重点擦拭颈部、腋窝、腹股沟等大血管丰富的部位,通过水分蒸发带走热量来降温。擦拭时要注意动作轻柔,避免小儿着凉,擦拭时间可以适当长一些,每个部位擦拭3~5分钟左右。
3.使用退热贴:将退热贴贴在小儿额头等部位,退热贴中的成分可以起到散热降温的作用,一般可以持续发挥作用4~8小时左右。
三、保证充足水分
1.多喝温开水:让小儿多喝一些温开水,以补充因发热而散失的水分,防止脱水,同时也有助于促进新陈代谢,帮助身体散热。可以少量多次给小儿喂水。
2.饮用淡盐水:如果小儿发热伴有大量出汗等情况,可适当给小儿喝一些淡盐水,以补充流失的电解质,但要注意浓度不宜过高。
四、及时就医情况
1.体温过高或持续不退:如果小儿体温超过38.5℃,经过物理降温等处理后体温仍没有下降趋势,或者体温持续升高,这种情况需要及时就医。因为小儿体温过高可能会引起惊厥等严重情况,尤其是年龄较小的小儿,体温调节中枢还不完善,更容易出现严重后果。
2.伴随其他严重症状:如果小儿打乙脑发烧的同时还伴有精神萎靡、嗜睡、抽搐、呕吐、头痛剧烈等其他严重症状,不管体温高低都应立即就医,这些症状可能提示存在其他并发症或病情较为严重。
五、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小婴儿:小婴儿体温调节功能更不完善,打乙脑发烧时要更加谨慎处理。物理降温时要特别注意温度和方法,避免使用过冷的水擦拭等。如果小婴儿发烧,首先应采取轻柔的物理降温方式,如松开包被等,同时密切观察体温及精神状态等,一旦有异常需迅速就医。因为小婴儿病情变化可能较快。
2.有基础疾病的小儿:如果小儿本身有基础疾病,如先天性心脏病、免疫缺陷病等,打乙脑发烧时要更加重视。这类小儿机体抵抗力相对较弱,发热可能会加重基础疾病的病情,所以需要更密切监测体温和病情变化,及时采取合适的降温及就医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