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眶骨折有多种症状表现。眼部外观上有眼睑肿胀淤血、眼球位置异常(包括眼球内陷、移位);眼部功能方面会出现复视、眼球运动障碍;还可能有视力下降、受伤部位疼痛等表现,儿童、成人、老年人等不同人群表现各有特点且需综合评估处理。
眼睑肿胀淤血:眼眶骨折后,局部组织受损,血管破裂出血,血液会渗入眼睑皮下,导致眼睑迅速肿胀,呈现青紫色淤血。这种情况在儿童中可能因皮肤较薄、组织疏松而更为明显,儿童眼部皮肤娇嫩,受伤后肿胀淤血可能更易观察到且恢复相对较慢需更谨慎护理。对于女性,由于眼部周围皮肤细腻,眼睑肿胀淤血可能对外观影响更受关注。
眼球位置异常
眼球内陷:是眼眶骨折常见的重要表现之一。当眼眶的眶壁骨折,尤其是眶底骨折时,眶内容物(如脂肪、肌肉等)可能疝入上颌窦等邻近腔隙,使得眼球向后移位,出现眼球内陷。成年人和儿童均可发生,但儿童眼眶骨尚未完全发育,眼球内陷表现可能与成人有所不同,需综合评估。例如,通过测量眼球突出度与对侧对比来判断是否存在内陷,正常眼球突出度双眼差一般不超过2mm,若差值增大则提示可能有眼球内陷情况。
眼球移位:除内陷外,还可能出现眼球向外、向内等方向的移位,这是由于骨折导致眼眶内结构的支撑失衡,眼球在眶内的位置受到影响。比如眶内侧壁骨折可能导致眼球向内侧移位等情况。
眼部功能相关表现
复视:当眼眶骨折影响到眼外肌的正常解剖位置和运动功能时,会出现复视现象。眼外肌受到损伤或被嵌顿在骨折处,导致眼球运动不协调,看物体时出现重影。无论是儿童还是成人,复视都会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儿童可能因复视影响视觉发育,需及时评估和处理。例如,患者看单一物体时感觉成两个影像,在阅读、行走等活动中都会受到干扰。
眼球运动障碍:眼外肌受损或受限,导致眼球向不同方向转动受限。医生可以通过让患者向各个方向转动眼球来检查眼外肌的运动情况。在老年人中,本身眼部肌肉等组织可能有退变,眼眶骨折后更易出现眼球运动障碍且恢复可能相对缓慢;对于有长期不良用眼习惯的人,眼眶骨折后眼球运动障碍可能对其生活影响更大,需要更专业的康复评估和干预。
其他相关表现
视力下降:眼眶骨折可能直接损伤眼球、视神经等结构从而导致视力下降。如果骨折片压迫视神经,会影响视神经传导视觉信号,造成视力减退甚至失明。儿童视神经相对脆弱,眼眶骨折时更需警惕对视神经的损伤;对于有基础眼部疾病的患者,如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发生眼眶骨折后,视力下降可能更复杂,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进行评估和处理。
疼痛:受伤部位会出现疼痛,疼痛程度因人而异。可能表现为眼眶周围、眼球深部的疼痛,在眼球运动时疼痛可能加剧。儿童对疼痛的表达可能不如成人准确,需要通过观察其行为等方式来判断是否存在疼痛不适;老年人对疼痛的感知可能相对迟钝,但也需密切关注是否有疼痛相关表现来判断病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