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鼻出血不一定是鼻咽癌,其原因有局部和全身两方面。局部原因包括鼻腔炎症、鼻腔异物、鼻外伤;全身原因有心血管疾病、血液系统疾病及其他全身疾病,鼻咽癌除鼻出血外还有其他症状,经常鼻出血应及时就医检查明确原因。
一、局部原因
1.鼻腔炎症
急性鼻炎、干燥性鼻炎等鼻腔炎症可导致鼻黏膜血管脆性增加、通透性增高,容易引起鼻出血。例如干燥性鼻炎,多因气候干燥、长期吸入粉尘等因素导致鼻黏膜干燥、变薄,血管容易破裂出血,这种情况在各个年龄段都可能发生,尤其在气候干燥的季节更为常见,年龄较大的人群因鼻黏膜功能相对较弱可能更易受影响。
慢性鼻窦炎患者,炎症长期刺激鼻黏膜,也可能出现鼻出血症状,不同年龄、性别均可发病,生活中经常接触污染环境的人群患慢性鼻窦炎的风险相对较高,患病后更易出现鼻出血情况。
2.鼻腔异物
儿童较为常见,比如儿童将小玩具、纸团等塞入鼻腔,异物刺激鼻黏膜,引起黏膜糜烂、出血,这种情况在低龄儿童中较为突出,由于儿童好奇心强,且自我保护意识差,容易发生鼻腔异物的情况。
3.鼻外伤
鼻部受到撞击、挖鼻过深等外伤,可直接损伤鼻黏膜血管导致出血,各个年龄段都可能发生,如年轻人运动时不慎撞到鼻部,老年人因鼻黏膜较脆弱,轻微的挖鼻等动作也可能导致鼻出血。
二、全身原因
1.心血管疾病
高血压患者,血压波动时可导致鼻黏膜血管破裂出血,中老年人患高血压的比例相对较高,且随着年龄增长,血管弹性下降,血压控制不佳时更容易出现鼻出血情况,男性和女性患高血压的概率在不同年龄段有所不同,一般中老年人高血压患者鼻出血风险较高。
动脉硬化患者,血管壁弹性减退,也易发生鼻出血,多见于年龄较大的人群,男性和女性都可能患病,年龄增长是动脉硬化的重要危险因素。
2.血液系统疾病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血小板数量减少,凝血功能障碍,容易出现鼻出血,各个年龄段均可发病,儿童患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可能与自身免疫等因素有关,成年人也可能因其他疾病导致血小板减少而出现鼻出血。
白血病患者,骨髓造血功能异常,血小板生成减少,同时凝血功能也可能出现问题,易有鼻出血症状,白血病可发生在各个年龄阶段,儿童和成年人都有可能患病,生活中接触某些化学物质、放射性物质等可能增加患白血病的风险。
3.其他全身疾病
肝脏疾病导致肝功能受损,影响凝血因子的合成,可引起鼻出血,各个年龄段都可能因不同的肝脏疾病出现这种情况,如患有肝硬化等肝脏疾病的人群,年龄较大者相对更常见,男性患某些肝脏疾病的概率可能与饮酒等生活方式有关。
而鼻咽癌是发生在鼻咽部的恶性肿瘤,除了鼻出血外,还可能有其他症状,如鼻塞、耳鸣、听力下降、颈部淋巴结肿大等。如果经常出现鼻出血,应及时就医,进行详细检查,包括鼻内镜检查、血常规、凝血功能等相关检查,以明确鼻出血的原因,而不能仅凭经常鼻出血就判断是鼻咽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