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腔积液是宫腔内有液体聚集,有生理性和病理性,生理性如月经期少量经血残留,病理性如子宫内膜炎等;盆腔积液是盆腔内存在液体,也分生理和病理,生理性如排卵期卵泡液流入等,病理性如盆腔炎等。两者解剖位置不同,生理性情况有别,病理性原因及表现各异,超声表现也有差异,不同人群意义不同,生活方式等会影响其发生。
宫腔积液:是指宫腔内有液体聚集,宫腔是子宫内部的腔隙,主要由子宫肌层包围,其液体来源可能是生理性的,如月经期少量经血残留等,也可能是病理性的,如子宫内膜炎、宫颈管粘连等导致液体无法正常排出而积聚。
盆腔积液:是盆腔内存在液体,盆腔是女性内生殖器及其周围结缔组织、盆腔腹膜等所在的区域,包括子宫、输卵管、卵巢等周围的间隙。盆腔积液也有生理性和病理性之分。
生理性情况
宫腔积液:女性在月经期时,可能会有少量经血残留于宫腔内形成生理性宫腔积液,一般量较少,随着月经结束可自行吸收,通常不伴有明显不适症状,这种情况多见于正常月经周期的女性。
盆腔积液:在排卵期时,卵泡破裂后卵泡液会流入盆腔,可形成生理性盆腔积液,一般量不多,多数女性无明显症状,可自行吸收,常见于育龄期女性的排卵期。另外,早孕早期,少量液体也可能出现在盆腔,是正常的生理现象。
病理性情况
宫腔积液:常见于子宫内膜炎,炎症刺激导致子宫内膜分泌增加,而宫颈管可能因炎症出现部分粘连,使得液体不能顺利排出,从而形成宫腔积液;宫颈管粘连也可引起宫腔积液,多有宫腔操作史(如人工流产等)后出现月经血排出不畅进而形成宫腔积液的情况,患者可能出现下腹部坠胀等不适。
盆腔积液:盆腔炎是导致病理性盆腔积液的常见原因,细菌等病原体感染盆腔器官,引起炎症反应,炎性渗出液积聚在盆腔形成积液,患者多有下腹痛、发热、阴道分泌物增多等症状;异位妊娠破裂或流产时,腹腔内出血积聚在盆腔,也会形成盆腔积液,患者多有停经史、腹痛、阴道流血等表现;卵巢肿瘤也可能导致盆腔积液,肿瘤组织渗出或坏死等可引起盆腔积液,患者可伴有腹部肿块、腹胀等症状。
超声表现等差异
超声检查:宫腔积液在超声下表现为宫腔内出现无回声区;盆腔积液则可在盆腔的子宫直肠陷凹等部位探及无回声区。但具体的超声表现还需要结合患者的具体临床情况来综合判断是生理性还是病理性。
对于不同年龄、性别的人群,宫腔积液和盆腔积液的意义可能有所不同。例如,青春期女性出现宫腔积液或盆腔积液需要考虑是否有生殖道畸形等情况导致液体积聚;育龄期女性要关注是否与妊娠相关等情况;更年期女性出现病理性宫腔积液或盆腔积液则要警惕妇科肿瘤等情况。在生活方式方面,不注意个人卫生等可能增加盆腔炎等导致盆腔积液的风险,而宫腔操作后不注意恢复等可能增加宫腔积液的风险。对于有相关病史的人群,如曾有宫腔手术史的女性,要更密切关注宫腔积液情况,而有盆腔炎症病史的女性则要警惕盆腔积液的复发等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