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炎可表现为下腹痛、异常阴道分泌物、月经异常等症状,妇科检查有妇科双合诊时子宫及附件压痛、宫颈分泌物检查发现致病菌等情况,实验室检查有血常规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CRP升高、子宫内膜活检见炎症细胞浸润等,影像学检查B超可见子宫内膜增厚、回声不均等异常,这些可帮助诊断子宫内膜炎,不同年龄人群在各检查中的表现有差异需综合考虑。
一、症状表现
1.下腹痛:多为持续性下腹坠胀、疼痛,可在活动或性交后加重,不同年龄人群表现可能有差异,育龄女性可能因炎症影响盆腔组织导致疼痛,儿童若有相关感染也可能出现下腹部不适。
2.异常阴道分泌物:白带量增多,可能呈脓性、血性或伴有异味。不同生理状态下白带本就有变化,若出现与平时明显不同且伴有异常气味、颜色的情况需警惕,比如绝经后女性雌激素水平低,正常白带少,若出现异常分泌物更应重视。
3.月经异常:可表现为月经量增多、经期延长等。对于有月经周期规律的女性,若出现月经周期、经量等改变,结合其他症状要考虑子宫内膜炎可能,青春期女性月经本身可能不太规律,但出现明显异常也需排查。
二、妇科检查
1.妇科双合诊:子宫可能有压痛,附件区可能有增厚、压痛等表现。检查时医生通过双手触摸子宫及附件情况,若子宫体有明显触痛,提示可能存在子宫内膜炎症累及子宫肌层等情况,不同年龄段女性妇科检查时的配合度等会影响检查结果准确性,如儿童配合度低可能影响检查判断。
2.宫颈分泌物检查:取宫颈管分泌物进行涂片、培养等检查,若发现有致病菌,有助于诊断子宫内膜炎。通过检测宫颈分泌物中的病原体,能明确是否存在感染及感染的病原体类型,对诊断有重要意义。
三、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可能升高,提示体内有炎症反应。血常规是常用的筛查炎症的指标,当有感染性炎症时,白细胞等会出现相应变化,但需结合临床症状综合判断,儿童由于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血常规变化可能不典型。
2.C反应蛋白(CRP):CRP会升高,CRP是急性时相反应蛋白,在炎症发生时迅速升高,对炎症的诊断有一定参考价值,其升高程度往往与炎症的严重程度相关,不同年龄人群CRP的正常范围不同,需依据相应年龄段标准判断。
3.子宫内膜活检:通过诊断性刮宫或子宫内膜组织检查,可见子宫内膜有炎症细胞浸润等病理改变,这是诊断子宫内膜炎的金标准。但对于一些情况需谨慎操作,比如妊娠早期一般不轻易行子宫内膜活检,避免对妊娠造成影响,不同年龄患者进行活检时需考虑其生理状态及风险。
四、影像学检查
1.B超检查:可能发现子宫内膜增厚、回声不均等异常情况。B超可以初步观察子宫及子宫内膜的形态结构,若子宫内膜厚度异常、回声不均匀,结合临床症状要考虑子宫内膜炎可能,但B超表现可能不特异,需结合其他检查综合判断,儿童进行B超检查时需根据具体情况适当处理,如婴幼儿可能需要在镇静等情况下进行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