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白血病皮疹有瘀点、瘀斑、结节性等表现,由血小板异常和白血病细胞浸润致,需与过敏性皮疹、湿疹鉴别,可提示疾病诊断和监测病情,护理时要注意皮肤护理和病情观察。
一、儿童白血病皮疹的常见表现
儿童白血病皮疹可表现为多种形态,比如瘀点、瘀斑较为常见,多为针尖至米粒大小的出血点,压之不褪色,这是由于白血病细胞浸润骨髓,导致血小板数量减少或功能异常,引起凝血功能障碍所致;还可能出现结节性皮疹,皮疹表现为皮下结节,质地较硬,这与白血病细胞在皮下组织浸润有关。
二、儿童白血病皮疹的发生机制
1.血小板异常相关
白血病细胞大量增殖,占据骨髓空间,使正常造血细胞生成受抑制,血小板生成减少。正常情况下,血小板在止血过程中起关键作用,血小板数量减少时,皮肤容易出现瘀点、瘀斑等皮疹表现。例如,研究表明在急性白血病患儿中,约有一定比例存在血小板计数降低,进而导致皮肤出血性皮疹的发生。
2.白血病细胞浸润
白血病细胞可浸润皮肤组织,刺激皮肤细胞异常增生或引起炎症反应,从而形成结节性皮疹等。白血病细胞浸润皮肤的机制可能与细胞表面的黏附分子有关,它们能够与皮肤组织中的细胞外基质等成分结合,进而在皮下组织聚集形成结节。
三、与其他疾病皮疹的鉴别
1.过敏性皮疹
过敏性皮疹多有明确过敏原接触史,如食物、药物等,皮疹多为风团样,瘙痒明显,与白血病皮疹的瘀点、瘀斑等表现不同。而且过敏性皮疹一般血小板计数正常,而白血病患儿常伴有血小板减少。通过血常规检查中血小板计数、白细胞形态等可以进行初步鉴别。
2.湿疹
湿疹多发生在婴幼儿时期,皮疹多有渗出倾向,好发于头面部等部位,伴有明显瘙痒,与白血病皮疹的出血性、浸润性表现不同。湿疹患儿血常规一般无白血病相关的异常改变,如白细胞异常增高或出现幼稚细胞等情况。
四、儿童白血病皮疹的临床意义
1.疾病诊断提示
儿童白血病皮疹是白血病的一个临床表现,当儿童出现不明原因的皮疹,尤其是伴有发热、贫血、出血倾向(如鼻出血、牙龈出血等)时,皮疹可能提示白血病的可能。例如,在临床病例中,很多白血病患儿首先以皮疹为首发表现就诊,进一步检查血常规、骨髓穿刺等可明确诊断。
2.病情监测指标
皮疹的变化可以作为病情监测的一个指标。如果白血病患儿经过治疗后,皮疹有所好转,往往提示治疗有效;如果皮疹持续加重或新出现皮疹,可能提示病情有进展或出现了新的并发症等情况。
五、特殊人群(儿童)护理注意事项
1.皮肤护理
对于有皮疹的白血病儿童,要保持皮肤清洁,避免搔抓皮肤,防止皮肤破损引起感染。因为白血病患儿免疫力较低,皮肤破损后容易继发细菌感染。可以用温水轻柔清洗皮肤,选择宽松、柔软的衣物,减少对皮肤的摩擦。
2.病情观察
密切观察皮疹的变化情况,包括皮疹的数量、大小、颜色、分布部位等的变化,同时观察患儿有无其他不适症状,如发热、出血加重等,及时向医生汇报,以便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