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胎前置胎盘二胎发生风险增加约20%,相关因素有子宫解剖结构(子宫内膜损伤、子宫瘢痕)、胎盘因素(胎盘面积过大、胎盘异常血管分布)、妊娠相关因素(年龄、生活方式、多胎妊娠),孕前要全面检查、健康生活,孕期按时超声监测、观察异常出血,高危孕妇加强管理保障母婴安全。
一、第一胎前置胎盘二胎发生的可能性
第一胎患有前置胎盘,二胎发生前置胎盘的风险会增加。有研究表明,第一胎前置胎盘的孕妇,二胎前置胎盘的发生率约在20%左右,但具体情况因人而异。
二、相关影响因素
1.子宫解剖结构因素
子宫内膜损伤:第一胎前置胎盘的发生可能与子宫内膜损伤有关,比如多次人工流产、刮宫等导致子宫内膜受损,子宫蜕膜血管形成不良,为了摄取足够的营养,胎盘会向子宫下段延伸,增加了二胎发生前置胎盘的风险。对于有多次宫腔操作史的女性,尤其是第一胎已发生前置胎盘的,二胎前置胎盘风险更高。
子宫瘢痕:如果第一胎是通过剖宫产分娩,同时合并前置胎盘,子宫瘢痕部位的内膜修复不佳,也会影响二胎时胎盘的着床位置,使二胎前置胎盘的发生几率上升。
2.胎盘因素
胎盘面积过大:第一胎前置胎盘的孕妇,其胎盘本身的特性可能有一定延续性,胎盘面积过大时,更容易延伸至子宫下段甚至宫颈内口,从而增加二胎前置胎盘的发生可能。
胎盘异常血管分布:第一胎前置胎盘孕妇的胎盘血管分布可能存在异常,这种异常在二胎时仍有一定概率存在,影响胎盘的正常着床位置,导致前置胎盘发生。
3.妊娠相关因素
年龄:年龄较大的孕妇,身体各方面机能有所下降,包括子宫的生理状态等,会增加二胎前置胎盘的发生风险。一般来说,35岁以上的孕妇相对风险更高。
生活方式:吸烟等不良生活方式会影响血管内皮功能,进而影响胎盘的血供和着床,增加前置胎盘的发生几率。有吸烟史的第一胎前置胎盘孕妇,二胎前置胎盘风险较不吸烟的孕妇更高。
多胎妊娠:如果二胎是多胎妊娠,胎盘面积相对更大,着床位置异常的可能性增加,前置胎盘的发生风险也会相应提高。
三、预防及监测建议
1.孕前准备
有过前置胎盘病史的女性,孕前应进行全面的妇科检查,评估子宫情况,尽量改善子宫内膜状态。比如对于有宫腔操作史的女性,孕前可通过适当的调理,促进子宫内膜修复。
戒烟戒酒,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为妊娠创造良好的身体条件。
2.孕期监测
孕期应按时进行超声检查,一般在妊娠20周左右进行首次系统超声检查,之后根据情况定期复查,通过超声可以清晰观察胎盘的位置,及时发现是否存在前置胎盘情况。对于第一胎前置胎盘的孕妇,孕期超声监测更为频繁和重要,以便早期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
孕妇自身要注意观察有无阴道流血等异常情况,如果出现无痛性阴道流血,应立即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和处理。
对于有高危因素的孕妇,如年龄较大、有剖宫产史合并前置胎盘等情况,应加强孕期管理,密切关注孕妇和胎儿的状况,必要时提前住院待产,以保障母婴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