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脑震荡的检查包括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头颅CT、头颅MRI)、脑电图检查和腰椎穿刺检查。体格检查观察一般状况和神经系统;头颅CT初步排除严重病变,头颅MRI可发现细微改变;脑电图了解脑电活动;一般不需腰椎穿刺,仅怀疑其他严重病变时考虑,检查需考虑小儿年龄特点和病史,遵循儿科安全护理原则。
一、体格检查
1.一般状况观察:观察小儿的意识状态,包括清醒程度、对周围环境的反应等。婴幼儿可通过观察其对声音、外界刺激的应答情况来判断,若脑震荡患儿意识多为短暂性丧失,一般不超过半小时,之后可恢复清醒,但可能伴有躁动、哭闹不安等表现。同时检查生命体征,如心率、呼吸、血压等,脑震荡患儿生命体征通常无明显异常,但需密切关注有无变化。
2.神经系统检查:检查头颅有无外伤,如头皮血肿、擦伤等。检查患儿的瞳孔,观察双侧瞳孔是否等大等圆、对光反射是否正常。还需检查患儿的肌力、肌张力,了解四肢活动情况,脑震荡患儿神经系统体格检查多数无阳性体征,但部分患儿可能出现短暂的腱反射减退等情况。
二、影像学检查
1.头颅CT检查:头颅CT是初步评估小儿头部情况的重要检查方法。它可以清晰地显示头颅骨骼结构,排除颅内出血、颅骨骨折等严重情况。脑震荡患儿头颅CT通常无阳性发现,即颅内结构未见明显异常改变,但这是排除其他严重颅内病变的必要检查。一般在小儿因头部外伤怀疑脑震荡时,首先进行头颅CT检查,尤其对于有明显头部外伤史、意识改变等情况的小儿。
2.头颅MRI检查:对于一些轻微脑震荡患儿,头颅MRI可能比CT更敏感。它可以发现一些CT难以察觉的细微脑组织改变。不过,头颅MRI检查相对复杂,一般在头颅CT无明显异常,但仍有怀疑脑震荡且临床症状持续不缓解时考虑进行。对于婴幼儿,进行MRI检查时需注意固定好患儿,确保检查顺利进行,避免因小儿不配合导致检查失败或图像质量不佳。
三、脑电图检查
脑电图检查可以了解小儿脑部的电活动情况。脑震荡患儿的脑电图可能无特异性改变,或者仅表现为轻度异常,如慢波增多等。但脑电图检查对于排除其他脑部疾病,如癫痫等有一定帮助。在进行脑电图检查时,要确保小儿头皮清洁,粘贴电极片牢固,减少干扰因素,以获得准确的脑电图结果。
四、腰椎穿刺检查
一般情况下,小儿脑震荡不需要进行腰椎穿刺检查。因为脑震荡主要是脑部的功能性改变,腰椎穿刺检查主要用于了解脑脊液情况,以诊断颅内感染、出血等疾病。只有在怀疑有颅内其他严重病变,如颅内出血、感染等与脑震荡难以鉴别时,才会考虑进行腰椎穿刺检查。但腰椎穿刺对于小儿来说有一定风险,操作时需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则,密切观察小儿术后反应,如有无头痛、呕吐等不适。
在进行上述检查时,需充分考虑小儿的年龄特点,婴幼儿因配合度差可能需要适当安抚后进行检查;同时要关注患儿的病史,明确头部外伤的具体情况等。整个检查过程要遵循儿科安全护理原则,确保检查的安全性和准确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