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分泌失调可致排卵障碍,其相关因素包括下丘脑因素(下丘脑功能异常影响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分泌致排卵障碍,不同年龄段表现不同)、垂体因素(垂体腺瘤、垂体缺血性坏死等致促性腺激素分泌不足或异常致排卵障碍,男女表现有别)、卵巢自身因素(卵巢早衰因遗传、自身免疫、医源性等致卵泡发育异常排卵障碍,多囊卵巢综合征因遗传环境致雄激素高、代谢异常致小卵泡不能成熟排卵)、其他因素(生活方式致体重异常影响内分泌致排卵障碍,全身性疾病如甲状腺功能异常干扰内分泌致排卵异常)。
垂体因素:垂体分泌的促性腺激素对卵巢功能起着关键的调节作用。垂体腺瘤是常见的垂体病变,如泌乳素瘤,过多的泌乳素分泌会抑制卵巢排卵;垂体缺血性坏死(如产后大出血导致的席汉综合征)会影响垂体功能,导致促性腺激素分泌不足,从而引发排卵障碍。不同性别在垂体因素导致排卵障碍方面可能有不同表现,对于女性来说主要是月经和生育相关问题,男性相对少见此类因垂体问题导致的排卵障碍情况,但如果男性垂体出现病变影响了促性腺激素分泌,也可能间接影响生殖相关功能。
卵巢自身因素
卵巢早衰:女性在40岁以前出现卵巢功能减退称为卵巢早衰,其病因尚不十分明确,可能与遗传因素(如X染色体异常等)、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甲状腺炎等可合并卵巢早衰)、医源性因素(如盆腔手术、放疗、化疗等损伤卵巢组织)等有关。卵巢早衰时,卵巢功能逐渐衰退,卵泡发育异常或不能发育成熟,导致排卵障碍。这种情况在育龄女性中较为常见,会严重影响生育,患者常表现为闭经、潮热、盗汗等围绝经期症状提前出现。
多囊卵巢综合征:这是一种常见的妇科内分泌疾病,病因可能与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有关。患者体内雄激素水平升高,存在胰岛素抵抗等代谢异常情况。卵巢内会有多个小卵泡发育,但往往不能发育成熟并排卵,表现为月经不规律、多毛、肥胖等症状。育龄期女性患多囊卵巢综合征较为多见,不仅会导致排卵障碍,还可能增加患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的风险。
其他因素
生活方式因素:长期过度节食、运动量过大等导致体重过低或过高,会影响内分泌平衡,进而引起排卵障碍。例如,过度节食使机体营养摄入不足,影响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正常功能;而肥胖人群由于脂肪组织增多,会导致雌激素代谢异常,影响排卵。不同生活方式的人群都可能受其影响,年轻女性如果为了减肥过度节食,就容易出现月经紊乱和排卵障碍;肥胖的育龄女性也常伴有排卵障碍相关问题。
全身性疾病因素:一些全身性疾病也可能导致排卵障碍,如甲状腺功能亢进或减退。甲状腺激素对生殖内分泌功能有重要调节作用,甲状腺功能亢进时,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会影响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功能;甲状腺功能减退时,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也会干扰正常的内分泌调节,导致排卵异常。不同年龄和性别的人群都可能因甲状腺疾病出现排卵障碍,例如年轻女性甲状腺功能异常时可能出现月经失调和排卵问题,中老年人群也可能受甲状腺疾病影响出现类似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