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肌瘤会引发多种症状,包括月经改变(经量增多、月经周期缩短)、腹部包块(肌瘤增大到一定程度可从腹部触及)、白带增多(肌壁间肌瘤致白带增多,黏膜下肌瘤感染时白带异常)、压迫症状(压迫膀胱致尿频尿急、压迫直肠致便秘里急后重)、腹痛腰酸下腹坠胀(肌瘤特殊情况或合并其他病症时出现)、不孕或流产(黏膜下肌瘤影响着床、肌壁间肌瘤过大致宫腔变形增加流产风险),不同女性症状表现有别,有肌瘤病史者需定期复查,出现症状应及时就医检查并采取相应处理措施。
月经周期缩短:黏膜下肌瘤常表现为月经周期缩短,月经频发。因为黏膜下肌瘤向宫腔内生长,占据宫腔空间,影响子宫正常的周期性变化,使得月经周期提前。
腹部包块
可触及包块:当肌瘤较小时在腹部摸不到肿块,当肌瘤逐渐增大使子宫超过3个月妊娠大小时,可从腹部触及。清晨空腹膀胱充盈时,子宫位置相对下移,更易摸到。质地一般较硬,形状不规则。例如浆膜下肌瘤向子宫表面生长并突出于子宫表面,当肌瘤长到一定大小,患者自己可在下腹部摸到实性、可活动的包块。
白带增多
白带量增加:肌壁间肌瘤使宫腔面积增大,子宫内膜腺体分泌增多,并伴有盆腔充血致使白带增多;黏膜下肌瘤一旦感染,可产生大量脓血性排液,且有腐肉样组织排出,伴臭味。比如黏膜下肌瘤合并感染时,患者白带呈脓性,量多,且有异味,同时可能伴有下腹坠胀、疼痛等不适。
压迫症状
压迫膀胱:子宫前壁肌瘤如压迫膀胱可引起尿频、尿急。较大的肌瘤可使膀胱受压,膀胱容量减小,从而出现排尿次数增多,尤其在夜间更为明显。例如有的患者会频繁起夜去厕所排尿。
压迫直肠:子宫后壁肌瘤可压迫直肠引起便秘、里急后重感。肌瘤向直肠方向生长,增大到一定程度时,会压迫直肠,导致排便困难,有排便不尽的感觉。
腹痛、腰酸、下腹坠胀
疼痛原因:一般情况下子宫肌瘤不引起疼痛,但肌瘤发生红色样变、变性或浆膜下肌瘤蒂扭转时可出现急性腹痛。另外,肌瘤合并子宫内膜异位症或子宫腺肌病时也可出现痛经。长期肌瘤压迫盆腔血管、神经等可引起腰酸、下腹坠胀感,尤其在经期及劳累后加重。比如浆膜下肌瘤蒂扭转时,患者会突然出现一侧下腹剧痛,伴有恶心、呕吐,需要紧急就医处理;而一些患者长期存在下腹坠胀感,在月经前后或劳累后症状明显加重。
不孕或流产
对生育的影响:黏膜下肌瘤可影响受精卵着床,导致不孕;肌壁间肌瘤过大可引起宫腔变形,妨碍孕囊着床及胚胎生长发育,从而增加流产风险。例如有研究表明,黏膜下肌瘤患者受孕率明显低于正常女性,而肌壁间肌瘤直径大于5cm的患者流产发生率相对较高。
不同年龄、生育状况、生活方式的女性,子宫肌瘤症状可能有所不同。年轻未育女性可能更关注肌瘤对生育的影响;围绝经期女性可能更关注肌瘤是否会发生恶变等情况。有子宫肌瘤病史的女性需要定期复查,密切关注肌瘤变化及自身症状的发展。如果出现上述症状,应及时就医,通过妇科检查、超声等检查手段明确诊断,并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