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霉菌性阴道炎需从多方面入手,包括保持外阴清洁干燥、注意个人卫生习惯、合理使用抗生素、控制血糖水平、增强机体免疫力,特殊人群如孕妇、婴幼儿也有相应注意事项,要分别做好外阴清洁、穿着选择、性生活和经期卫生、抗生素使用、血糖控制、健康生活方式及特殊人群针对性护理等以降低患病风险。
一、保持外阴清洁干燥
日常清洁:每天用温水清洗外阴,保持外阴清洁。清洗时要注意顺序,从前向后清洗,避免将肛门处的细菌带到阴道。对于女性来说,正常的阴道环境是酸性的,这种酸性环境可以抑制霉菌生长。过度清洗可能会破坏阴道的酸性环境,增加感染风险,一般每天清洗一次即可。
穿着选择:选择棉质、宽松的内裤,避免穿紧身化纤内裤。化纤内裤不透气,会使外阴局部温度和湿度升高,有利于霉菌繁殖。棉质内裤透气性好,能保持外阴干燥,减少霉菌滋生的机会。
二、注意个人卫生习惯
性生活卫生:性生活前后双方都应清洗外生殖器,减少病菌传播的可能。如果性伴侣有霉菌感染,在性生活中容易相互传染,所以性生活卫生对于预防霉菌性阴道炎很重要。
经期卫生:卫生巾要选择透气性好的,并且要勤换卫生巾,一般建议2-4小时更换一次。月经期间,女性身体抵抗力相对较低,外阴局部环境潮湿,容易滋生霉菌,保持经期外阴清洁卫生能有效预防霉菌性阴道炎。
三、合理使用抗生素
避免滥用:抗生素的滥用会破坏阴道内的正常菌群平衡,导致霉菌大量繁殖引发阴道炎。所以在使用抗生素时,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不要自行随意使用。例如,当因普通感冒等病毒感染而使用抗生素时,就可能破坏阴道菌群,增加霉菌性阴道炎的发病风险。
四、控制血糖水平
糖尿病患者注意: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糖高,阴道内糖原含量增加,酸度增高,利于霉菌生长繁殖,容易发生霉菌性阴道炎。糖尿病患者要积极控制血糖,将血糖控制在合理范围内,比如通过饮食控制、适当运动以及必要时的药物治疗等方式,使血糖稳定,从而降低霉菌性阴道炎的发生风险。
五、增强机体免疫力
健康生活方式:均衡饮食,保证摄入充足的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如多吃新鲜蔬菜、水果、瘦肉、鱼类等。适度运动,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等,运动可以增强体质,提高机体免疫力。充足睡眠也很重要,一般成年人每天需要7-8小时的高质量睡眠,睡眠不足会影响机体的免疫功能,增加感染疾病的易感性。
六、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孕妇:孕妇体内激素水平变化,阴道环境容易发生改变,更容易患霉菌性阴道炎。孕妇要特别注意外阴清洁,穿着宽松内裤,定期进行产检。如果出现外阴瘙痒、白带异常等疑似霉菌性阴道炎的症状,要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处理,因为孕妇用药需要特别谨慎,要选择对胎儿影响小的治疗方法。
婴幼儿:婴幼儿的阴道环境与成人不同,由于雌激素水平低,阴道上皮薄,糖原少,pH值偏高,局部抵抗力低,容易受感染。家长要注意婴幼儿外阴的清洁,勤换尿布,保持外阴干燥,给婴幼儿擦屁股时要从前往后擦,避免粪便污染外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