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件炎的检查包括妇科检查(双合诊、三合诊)、实验室检查(血常规、C-反应蛋白、阴道分泌物检查)、影像学检查(B超、MRI)和腹腔镜检查,不同检查有各自特点及对不同年龄人群的相关考量,可辅助诊断附件炎等情况。
一、妇科检查
1.双合诊:医生将一手的两指(通常是食指和中指)伸进阴道,另一手放在下腹部,通过触诊来了解附件(输卵管、卵巢)的情况,可发现附件是否增厚、有无包块、有无压痛等。对于有性生活史的女性较为常用,能初步判断附件区域的大体状况,不同年龄女性的正常附件触感有所差异,一般育龄女性附件若有炎症等问题会出现增厚、压痛等表现,而绝经后女性附件相对萎缩,触感不同。
2.三合诊:经阴道、直肠、腹部联合检查,能更清楚地了解后盆腔的情况,对附件炎的诊断有辅助作用,尤其对于判断子宫后壁、直肠子宫陷凹等部位的病变有帮助,不同年龄人群在进行三合诊时,操作力度等需适当调整,以保证检查的安全性和准确性。
二、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通过检测血液中白细胞、中性粒细胞等的数量变化来判断是否存在感染。如果白细胞计数升高、中性粒细胞比例增高,提示可能有炎症感染,附件炎属于女性内生殖器官炎症,炎症反应明显时血常规会有相应变化,不同年龄人群的正常血常规指标范围有差异,比如儿童的白细胞正常范围与成人不同,需结合具体年龄判断。
2.C-反应蛋白(CRP):CRP是一种急性时相反应蛋白,在炎症反应时会迅速升高,附件炎患者体内有炎症时CRP水平通常会升高,可辅助判断炎症的活动程度,不同年龄阶段人群的CRP正常参考值不同,监测其变化有助于评估病情和治疗效果。
3.阴道分泌物检查:取阴道分泌物进行检查,可了解有无病原体感染,如细菌性阴道炎、霉菌性阴道炎等病原体感染情况,因为附件炎常与阴道炎症相关联,不同年龄女性的阴道正常菌群有差异,青春期女性由于激素水平变化等原因阴道菌群特点不同,检查时需注意与正常情况区分。
三、影像学检查
1.B超检查:B超可清晰显示盆腔内器官的形态、大小等情况,能发现附件区有无增厚、有无炎性包块等。常规的经腹部B超或经阴道B超都可用于附件炎的检查,经阴道B超对于盆腔器官的显示更清晰,尤其适合有性生活史的女性,不同年龄女性的盆腔器官B超表现不同,例如老年女性盆腔器官可能有萎缩等改变,检查时要综合判断。
2.磁共振成像(MRI):对于一些诊断不明确的情况,MRI可进一步清晰显示盆腔组织结构,有助于鉴别附件区的病变性质,如区分炎性包块与其他占位性病变等,但一般不作为附件炎的首选检查方法,在特定复杂病情评估时会用到,不同年龄人群进行MRI检查时需根据具体情况做好相应准备等。
四、腹腔镜检查
1.对于诊断困难的疑似附件炎患者,可考虑腹腔镜检查,不仅能直接观察盆腔内器官的情况,还可在直视下取病变组织进行活检,明确诊断。但腹腔镜检查是有创检查,需严格掌握适应证,不同年龄女性进行腹腔镜检查时要考虑其身体耐受等情况,比如年轻女性身体恢复相对较快,但也需遵循相关操作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