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尿道感染的原因包括细菌感染(如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变形杆菌等)、支原体衣原体感染(通过性接触传播)、真菌感染(长期用广谱抗生素等致菌群失调等)、尿道结构异常或损伤(如先天性尿道下裂、尿道损伤等)、机体免疫力低下(年龄因素、基础疾病影响)、不良生活方式(饮水过少、久坐)。
一、细菌感染
1.大肠埃希菌:是男性尿道感染最常见的病原菌之一,多见于不注意个人卫生、局部卫生状况差的人群,比如长时间不清洗会阴部,细菌容易从尿道口逆行进入尿道引发感染,尤其在男性存在尿道结构异常(如尿道狭窄等)时更易滋生繁殖导致感染。
2.金黄色葡萄球菌:常因皮肤软组织感染等情况,细菌通过血行播散或直接蔓延至尿道引起感染,若男性有皮肤破损且未及时处理,细菌侵入风险增加,另外机体免疫力低下时也更易受其侵袭引发尿道感染。
3.变形杆菌:在尿路有结石等梗阻性病变时容易定植生长,男性若本身存在泌尿系统结石,结石会阻碍尿液流动,使细菌易于停留繁殖,从而引发尿道感染。
二、支原体、衣原体感染
1.传播途径: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播,年轻男性若有不洁性生活史,感染支原体、衣原体的几率明显增高,病原体侵入尿道后会引起炎症反应,出现尿道不适等感染相关症状。
三、真菌感染
1.常见致病真菌:白色念珠菌较为常见,多发生在男性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免疫抑制剂,导致体内菌群失调,或者存在糖尿病等基础疾病使机体免疫力下降时,白色念珠菌在尿道内大量生长繁殖引发感染,比如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时,局部环境利于真菌滋生。
四、尿道结构异常或损伤
1.尿道结构异常:如先天性尿道下裂等,会改变尿道正常的解剖结构,使得尿液排出不畅,细菌容易在局部残留滋生,进而引发尿道感染,这类男性从幼年时期就可能存在尿道感染的潜在风险因素。
2.尿道损伤:性生活过于剧烈、外伤等导致尿道损伤后,尿道黏膜完整性被破坏,细菌容易侵入,若损伤后未得到妥善处理,就容易引发尿道感染,比如骑跨伤导致尿道损伤的男性,后期发生尿道感染的可能性增加。
五、机体免疫力低下
1.年龄因素:老年男性随着年龄增长,机体免疫力逐渐下降,同时可能伴有前列腺增生等泌尿系统退行性病变,尿液排出不畅,更容易发生尿道感染;儿童期男性若存在先天性免疫缺陷等问题,也比正常免疫力儿童更易遭受尿道感染。
2.基础疾病影响:患有艾滋病、恶性肿瘤等疾病的男性,由于自身免疫系统被破坏或受到抑制,机体抵御细菌等病原体的能力减弱,尿道感染的发生率相对较高,例如艾滋病患者免疫系统严重受损,尿道感染反复发作且较难控制。
六、不良生活方式
1.饮水过少:男性平时饮水少会导致尿液生成减少,尿液对尿道的冲刷作用减弱,细菌容易在尿道内停留繁殖,长期如此易引发尿道感染,比如一些工作繁忙、常忘记喝水的男性就容易出现这种情况。
2.久坐:长时间久坐会使会阴部局部温度升高、血液循环不畅,利于细菌滋生,同时会增加尿道受压的几率,影响尿液正常排出,从而增加尿道感染的发生风险,像司机等长时间久坐职业的男性相对更易患尿道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