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睾炎的诊断需从病史采集、症状观察、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检查等方面进行。病史采集需考虑年龄、性别、生活方式及既往病史;症状观察包括阴囊疼痛、红肿、发热、附睾肿大等;体格检查有阴囊检查和直肠指检;实验室检查包含血常规、尿常规、病原学检查;影像学检查主要是超声检查,可显示附睾大小、形态、血流等情况。
性别因素:附睾炎主要发生在男性群体。
生活方式:了解患者近期是否有不洁性行为、过度性生活、长时间久坐、会阴部外伤等情况。不洁性行为可能增加性传播感染导致附睾炎的风险;过度性生活、久坐等可能影响局部血液循环,增加附睾炎发生几率;会阴部外伤可能直接损伤附睾相关组织引发炎症。
病史:询问患者既往是否有泌尿系统感染病史、前列腺炎病史、附睾炎反复发作史等。既往泌尿系统感染病史可能导致炎症蔓延至附睾引发附睾炎;前列腺炎可能影响局部微环境,增加附睾炎发生可能;附睾炎反复发作史提示可能存在易复发的因素,如基础疾病未控制等。
症状观察
附睾炎患者常见症状为阴囊部位疼痛,疼痛可向腹股沟区及下腹部放射,部分患者还可出现阴囊红肿、发热、附睾肿大等表现。不同年龄、性别患者症状可能有一定差异,例如青少年患者可能因疼痛较为敏感而表现出哭闹不安(若为儿童患者)等情况,成年男性则主要以局部疼痛、红肿等为主。
体格检查
阴囊检查:观察阴囊皮肤有无红肿、温度是否升高,触摸附睾部位,了解附睾是否肿大、触痛明显,同时需注意与对侧正常附睾对比。例如,急性附睾炎时患侧附睾多呈均匀性肿大,质地较硬,触痛明显;慢性附睾炎时附睾可呈局限性增厚等。
直肠指检:对于部分附睾炎患者,特别是怀疑有前列腺炎等合并情况时,需进行直肠指检,了解前列腺大小、质地、有无结节等情况,因为前列腺与附睾在解剖上关系密切,前列腺炎可能波及附睾引发炎症。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急性附睾炎患者血常规检查常可见白细胞计数升高,中性粒细胞比例增多,提示存在炎症反应。不同年龄患者血常规变化可能与机体免疫状态等有关,儿童患者机体反应可能相对较弱,但感染时也会出现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相应变化。
尿常规:检查尿液中有无白细胞、红细胞等异常。若尿常规异常,提示可能存在泌尿系统感染,而泌尿系统感染可能是附睾炎的诱因或合并情况。例如,合并尿道炎时,尿液中白细胞等指标会升高。
病原学检查:
尿道分泌物涂片及培养:对于怀疑性传播感染导致附睾炎的患者,进行尿道分泌物涂片及培养,可明确是否存在淋球菌、衣原体、支原体等病原体感染。不同性别患者尿道分泌物情况略有不同,但检查目的均是明确感染病原体。
前列腺液检查:若怀疑前列腺炎合并附睾炎,可进行前列腺液检查,了解前列腺液中白细胞、卵磷脂小体等情况,有助于判断炎症情况及两者之间的关系。
影像学检查
超声检查:是诊断附睾炎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方法。超声可显示附睾的大小、形态、血流情况等。急性附睾炎时可见附睾肿大,血流信号丰富;慢性附睾炎时附睾回声不均匀,可能伴有附睾管扩张等表现。不同年龄患者因组织器官发育或退化等因素,超声表现可能有一定差异,例如儿童患者附睾超声表现需结合儿童正常附睾超声表现范围进行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