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肾积水有多种症状表现,包括腹部肿块、腰腹部疼痛、排尿异常、血尿、高血压等,不同年龄阶段表现有差异,相关病史分先天性和后天性,特殊人群护理需注意不同情况,如新生儿婴儿要保持皮肤清洁、观察一般情况,幼儿儿童要引导表达不适、关注情绪身体变化等。
腰腹部疼痛:年龄稍大的小儿可能会表述腰腹部疼痛,疼痛程度不一,可为隐痛、胀痛等。如果是急性梗阻导致的肾积水,疼痛可能较为剧烈。例如,肾盂输尿管连接处急性梗阻时,小儿可能会突然出现较明显的腰腹部疼痛,哭闹不安等。婴幼儿可能表现为烦躁不安、拒食等。
排尿异常:部分小儿肾积水可能伴有排尿异常,如尿频、尿急、排尿困难等。这是因为肾积水可能影响到泌尿系统的正常功能,导致膀胱等部位的功能受到干扰。比如,下尿路梗阻相关的肾积水可能会出现排尿方面的改变。
血尿:少数小儿肾积水患儿可出现血尿症状。血尿的产生可能与肾积水导致肾实质受到一定影响,或者尿路黏膜受到刺激等因素有关。例如,肾积水时肾盂内压力变化可能导致肾内血管破裂等情况,从而引起血尿,但这种情况相对较少见。
高血压:某些肾积水患儿可能出现高血压表现。这是因为肾积水引起肾脏缺血,刺激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导致血压升高。在小儿中,如果发现不明原因的高血压,需要考虑肾积水等泌尿系统疾病的可能。
不同年龄阶段表现差异
新生儿期:新生儿肾积水可能症状不典型,有的仅表现为腹部膨隆等非特异性表现。由于新生儿不会准确表达不适,家长可能发现孩子腹部比正常情况膨隆,或者通过超声等检查发现肾积水。
婴儿期:婴儿可能出现生长发育迟缓,因为肾积水会影响机体的正常代谢等功能,导致营养物质利用等受到一定影响。同时,可能会有腹部肿块,家长可能在给孩子换尿布或洗澡时发现腰部或腹部有包块。
幼儿及儿童期:幼儿及儿童能够表达自身不适后,腰腹部疼痛、排尿异常等表现会相对明显,还可能出现发热等症状,这是因为肾积水可能合并尿路感染,感染时就会出现发热等全身症状。
相关病史影响
先天性因素:如果小儿存在先天性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等先天性泌尿系统畸形,容易引发肾积水。这种先天性因素导致的肾积水,从出生后就可能逐渐出现相应的临床表现,随着年龄增长,症状可能会逐渐明显。
后天性因素:如果小儿有泌尿系统结石等后天性因素导致尿路梗阻,也会引起肾积水。比如,泌尿系统结石堵塞输尿管,导致尿液排出受阻,进而引起肾积水,此时小儿可能会出现相应的疼痛、排尿异常等症状,并且可能有结石相关的病史线索可寻。
特殊人群护理注意事项
新生儿和婴儿:对于新生儿和婴儿肾积水患儿,护理上要特别注意保持皮肤清洁,因为可能存在尿液外渗等情况,容易引起皮肤感染。同时,要密切观察患儿的一般情况,如精神状态、进食情况等,因为肾积水可能影响孩子的营养状况和整体健康。
幼儿和儿童:幼儿和儿童肾积水患儿在护理时,要注意引导孩子正确表达身体不适,家长要多关注孩子的情绪和身体变化。如果孩子出现腰腹部疼痛等情况,要尽量安抚孩子,并且及时就医检查。在生活中,要保证孩子充足的休息,合理安排饮食,增强孩子的抵抗力,因为肾积水患儿相对来说机体抵抗力可能较弱,容易合并感染等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