佝偻病主要由缺乏维生素D致钙吸收障碍及钙摄入不足引起。维生素D能促肠道对钙、磷吸收及调节代谢,不同年龄段获取途径不同,缺乏会增患病风险;钙是骨骼主要成分,缺乏致骨骼钙化受阻现畸形,不同年龄人群钙需求不同,摄入不足会影响发育,预防治疗需关注二者补充,依人群特点采取措施保障其充足以促骨骼正常发育。
维生素D
作用机制:维生素D能够促进肠道对钙、磷的吸收,还可以调节钙磷代谢,维持血钙、血磷的平衡,对于骨骼的正常生长和发育至关重要。如果缺乏维生素D,会导致肠道对钙、磷的吸收减少,使得血钙、血磷水平降低,进而影响骨骼的钙化过程,引发佝偻病。从科学研究来看,多项流行病学调查显示,维生素D缺乏的儿童患佝偻病的风险显著升高。例如,有研究对不同地区儿童的维生素D水平和佝偻病发生情况进行跟踪调查,发现维生素D水平较低的儿童,其佝偻病的患病率明显高于维生素D水平正常的儿童。
影响因素:不同年龄段人群维生素D的获取途径有所不同。婴幼儿时期,皮肤合成维生素D的能力有限,主要依赖从食物中获取以及日光照射合成。如果婴儿日照不足,或者母乳喂养的婴儿其母亲维生素D摄入不足,都容易导致婴儿体内维生素D缺乏。对于儿童来说,如果日常饮食中缺乏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如深海鱼类、蛋黄等,也会增加维生素D缺乏的风险。老年人由于皮肤合成维生素D的能力下降,且户外活动减少,同样可能存在维生素D缺乏的情况,进而影响骨骼健康,增加患骨质疏松等疾病的风险,但这里主要针对佝偻病相关,儿童时期维生素D缺乏是引发佝偻病的关键因素之一。
钙元素
作用与缺乏影响:钙是构成骨骼和牙齿的主要成分。在骨骼生长发育过程中,钙不断沉积以维持骨骼的强度和密度。当机体缺乏钙时,骨骼的钙化过程受阻,会导致骨骼畸形等佝偻病的典型表现。例如,儿童缺乏钙会出现方颅、鸡胸、漏斗胸、O型腿或X型腿等骨骼畸形症状。从生理角度讲,血钙水平需要维持在一定范围内,钙的缺乏会打破这种平衡,影响骨骼的正常代谢。研究表明,钙摄入不足的儿童,即使维生素D水平正常,也可能出现骨骼发育异常的情况,因为钙是骨骼钙化不可或缺的原料。
人群差异:不同年龄人群钙的需求量不同。婴幼儿生长发育迅速,对钙的需求量较大。如果婴儿是人工喂养,配方奶中钙的含量和钙磷比例不合适,或者幼儿时期饮食中缺乏富含钙的食物,如奶制品、豆制品等,都容易导致钙缺乏。对于青春期的孩子,由于身体快速生长,对钙的需求进一步增加,如果此时钙摄入不足,也可能影响骨骼的发育。孕妇在孕期也需要充足的钙来满足自身和胎儿的需求,如果孕妇钙摄入不足,可能会导致自身出现骨质疏松等问题,同时也会影响胎儿骨骼的发育。
总之,佝偻病主要是由维生素D缺乏导致钙吸收障碍以及钙摄入不足共同作用引起的,在预防和治疗佝偻病时,需要关注维生素D和钙的补充,根据不同人群的特点采取相应的措施来保证体内维生素D和钙的充足,以促进骨骼的正常发育。例如,婴幼儿应适当增加日光照射时间,同时保证充足的奶量摄入以获取足够的钙和维生素D;儿童和青少年应注意均衡饮食,多摄入富含钙和维生素D的食物;对于孕妇等特殊人群,也需要合理补充钙和维生素D来保障自身和胎儿的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