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花眼是随年龄增长出现的生理现象,致晶状体硬化等致调节能力下降,有视近困难等症状,可通过视力等检查诊断,用老花镜矫正或手术等;散光因眼球不同径线屈光力不同致平行光线成两条焦线,有视力下降等症状,需验光检查,用柱镜矫正或屈光手术等;儿童散光需重视防影响视觉发育,老年人老花眼度数可能增需定期换镜,有散光要综合考虑配镜。
散光:是由于眼球在不同径线上的屈光力不同,平行光线进入眼内后不能形成焦点而是形成两条焦线的一种屈光不正状态。其成因包括先天性因素和后天性因素,先天性散光主要是角膜形态发育不规则导致;后天性散光可能由角膜疾病(如圆锥角膜)、眼外伤等引起。比如,角膜表面不平整,有的地方陡有的地方平,导致光线无法均匀聚焦。
症状表现
老花眼:主要症状是视近困难,看近距离物体时会出现模糊、需要将目标放远些才能看清等表现,常见于阅读、穿针等近距离用眼时。不同年龄老花眼程度不同,一般40岁左右可能仅在阅读小字时稍感吃力,50岁左右可能需要更大字号的字体。
散光:除了视力下降外,还常伴有视物变形、重影等症状。例如,看直线的物体可能感觉变弯,看一个点会觉得变成多个点。而且散光患者在不同方向视物清晰度可能不同,比如看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的物体清晰度有差异。
检查与诊断
老花眼:通过视力检查、屈光检查等可诊断。一般进行远视力和近视力检查,近视力检查常用近视力表,如Jager近视力表,通过检测近距离视物的视力情况来初步判断是否存在老花眼。
散光:需要进行验光检查,包括主观验光和客观验光。客观验光常用电脑验光仪,主观验光有插片验光等。通过验光可以准确测量出散光的度数、轴位等情况,从而明确诊断。例如,电脑验光仪可以快速初步测定眼睛的屈光状态,然后结合插片验光等进一步精确确定散光度数和轴位。
矫正与处理
老花眼:主要通过佩戴老花镜矫正,根据个人的年龄、用眼需求等选择合适度数的老花镜。另外,也可以考虑手术矫正,如晶状体置换术等,但手术有一定适应证和风险,需要严格评估。对于年轻人出现类似老花眼症状的调节功能异常,可能需要通过视觉训练等方法改善调节能力,但需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
散光:主要通过佩戴柱镜矫正,包括框架眼镜和隐形眼镜。对于规则散光,框架眼镜是常用的矫正方法,根据散光度数和轴位定制合适的镜片;对于不规则散光,可能需要佩戴硬性透气性隐形眼镜(RGP)。此外,年满18周岁且散光度数稳定的患者也可考虑屈光手术矫正,如准分子激光手术等,但同样需要严格的术前评估。
特殊人群情况
儿童:儿童出现散光需重视,先天性散光可能影响视觉发育,导致弱视等问题。如果儿童有散光,应及时进行验光检查,根据情况佩戴合适眼镜,并定期复查,观察散光度数变化和视觉发育情况。因为儿童视觉系统还在发育中,散光若不及时矫正可能影响双眼视觉功能和立体视的发育。
老年人:老年人老花眼是常见现象,随着年龄增长,老花眼度数可能逐渐增加,需要定期更换合适的老花镜。同时,老年人如果同时有散光问题,在选择眼镜时要综合考虑老花和散光度数,确保视物清晰舒适。而且老年人眼部情况可能更复杂,在验光和配镜时要更细致,以避免因眼镜不合适导致视疲劳等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