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睾是睾丸未按正常发育过程降至阴囊内,分为真性和假性隐睾,有影响生育、增加恶变风险、造成心理影响等危害,可通过体格检查、超声检查等诊断,激素治疗适用于出生后6个月内患儿,手术治疗是主要方法,孕妇孕期应避免接触有害物质,家长要关注儿童外生殖器情况,术后注意护理和患儿心理。
1.隐睾的分类
真性隐睾:睾丸完全没有下降到阴囊内,停留在腹腔内或腹股沟管内等位置。
假性隐睾:睾丸位置正常,但在检查时可被推挤到阴囊内,松开后又回到原来的异常位置。
2.隐睾的危害
对生育功能的影响:由于腹腔内温度高于阴囊内温度,会影响睾丸的生精功能,导致精子生成障碍,从而影响生育能力。如果是双侧隐睾,几乎会导致男性不育。对于不同年龄的隐睾患者,随着年龄增长,睾丸生精功能受损的程度会逐渐加重。比如,幼儿期发现隐睾若未及时处理,到了青春期后,睾丸生精功能已受到明显影响。
恶变风险:隐睾发生恶变的几率比正常阴囊内睾丸高得多。隐睾患者发生睾丸肿瘤的风险是正常人群的20-40倍。且隐睾位置越高,恶变的可能性越大。例如,腹腔内的隐睾恶变风险高于腹股沟管内的隐睾。
心理影响:对于儿童患者,隐睾可能会导致其产生自卑等心理问题,尤其是当患儿到了一定年龄开始有自我认知后,看到自己与他人不同的外生殖器状况可能会产生心理负担。
3.隐睾的诊断方法
体格检查:是诊断隐睾的首要方法。医生通过触诊来寻找阴囊内是否有睾丸,若阴囊内未触及睾丸,再进一步检查腹股沟管区域等可能的位置。对于年龄较小的患儿,可能需要在温暖的环境下进行检查,以利于睾丸下降到阴囊内便于触及。
超声检查:可以帮助确定隐睾的位置,超声能够清晰地显示腹腔内、腹股沟管内等部位是否存在睾丸组织,还可以观察睾丸的大小等情况。对于肥胖患儿等触诊不清晰的情况,超声检查尤为重要。
CT及MRI检查:在某些复杂情况下,如超声检查不能明确隐睾位置时,可考虑CT或MRI检查,这些检查方法可以更精准地定位隐睾的位置,但一般不作为首选的诊断方法。
4.隐睾的治疗
激素治疗:对于出生后6个月内的患儿,可尝试使用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等激素进行治疗,激素治疗有可能促使睾丸下降至阴囊内。但激素治疗有一定的适应证和禁忌证,需要严格掌握。比如,对于早产儿等情况可能需要谨慎使用激素治疗。
手术治疗:是治疗隐睾的主要方法。一般建议在患儿1-2岁时进行手术治疗。手术方式主要有睾丸下降固定术等,通过手术将隐睾牵引至阴囊内并固定,以恢复睾丸的正常生理环境,降低后续的并发症风险。对于年龄较大的隐睾患者,手术治疗虽然也有一定效果,但睾丸的生精功能等可能已经受到了较严重的损害。
5.隐睾的预防及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预防方面:目前尚无明确的完全预防隐睾的方法,但孕妇在孕期应注意避免接触有害物质,如某些化学毒物、辐射等,以降低胎儿发生隐睾的风险。
特殊人群(儿童)注意事项:家长应密切关注儿童外生殖器情况,在儿童出生后定期检查阴囊内睾丸情况。如果发现隐睾相关异常,应及时带患儿就医,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相应的检查和治疗。对于接受手术治疗的患儿,术后要注意伤口的护理,保持局部清洁干燥,避免感染等情况发生。同时,要关注患儿的心理状态,给予心理疏导,帮助患儿正确面对疾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