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压高有眼胀、眼痛(可放射至头部)、视力模糊、虹视等症状表现,不同年龄段人群表现有差异,女性生理期前后等特殊时期易有波动,有青光眼病史者更敏感;医学检查包括眼压测量(非接触式、压平式)、眼底检查(观察视神经杯盘比等)、视野检查(看视野范围);需综合症状、眼压、眼底、视野等多方面判断,若有相关异常表现应及时到眼科就诊全面检查以明确是否眼压高及相关疾病。
一、症状表现方面
眼压高可能会引起一些典型症状。比如眼胀、眼痛,这种眼痛可能会放射到头部,像偏头痛一样,尤其在傍晚、长时间用眼后更容易出现;还可能有视力模糊的情况,看东西不清楚,像是蒙了一层雾;部分人会出现虹视,就是看灯光时,灯的周围会有彩色的环。不同年龄段人群表现可能有差异,儿童眼压高可能还会有眼球增大等表现,因为儿童的眼球壁比较软。女性在生理期前后,由于身体激素变化,可能眼压会有波动,更容易出现眼压高相关不适。有青光眼病史的人群,对眼压变化更敏感,一旦出现上述症状需警惕眼压高复发。
二、医学检查方法
1.眼压测量
非接触式眼压计测量:这是比较常用的方法,通过仪器向角膜表面发射微量气流,测量角膜对气流的反应来估算眼压。操作相对简单,无接触,适合大多数人,包括儿童,但儿童配合度可能影响结果准确性。成年人一般都能较好配合,测量时放松眼睛即可。
压平式眼压计测量:像Goldmann眼压计,是比较准确的眼压测量方法,需要在眼球表面滴麻醉剂,然后用仪器压平角膜来测量眼压。对于一些角膜状态异常的人可能更准确,但有一定侵入性操作。
2.眼底检查
通过眼底镜检查视神经,眼压高可能会导致视神经乳头出现杯盘比增大等改变,正常杯盘比一般在0.3-0.5左右,当杯盘比大于0.6或者双眼杯盘比差值大于0.2时,要高度怀疑眼压高相关的青光眼等疾病。不同年龄人群眼底正常指标有差异,儿童的视神经还在发育中,成人则相对稳定。女性如果有妊娠期高血压等情况,做眼底检查时要告知医生,因为可能影响眼底视神经的观察。有糖尿病等基础病史的人群,眼底本身可能有病变,更要仔细检查来区分是基础病引起还是眼压高导致的视神经改变。
3.视野检查
通过视野仪检查视野范围,眼压高可能会导致视野缺损,早期可能是旁中心暗点等,随着病情进展会出现管状视野等。不同年龄段人群视野正常范围不同,儿童视野检查相对困难,需要更耐心的配合。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视野可能会有生理性缩小,但眼压高导致的视野缺损有其特异性。女性在绝经期前后,激素变化可能影响眼部血液循环,进而影响视野检查结果的判断,需要综合考虑。有青光眼家族史的人群,定期做视野检查很重要,能早期发现眼压高对视野的损害。
三、综合判断
要综合症状表现、眼压测量结果、眼底检查以及视野检查等多方面来判断眼压是否高。比如一个人出现眼胀、视力模糊,同时眼压测量高于正常范围(正常眼压一般在10-21mmHg),眼底检查发现杯盘比增大,视野检查有缺损,那就高度提示眼压高且可能存在青光眼等疾病。不同人群判断时要充分考虑各自的生理特点,儿童要结合其生长发育阶段的眼部特点,女性要考虑特殊时期的身体变化,有基础病史的人群要将基础病对眼部的影响纳入综合判断中。如果怀疑眼压高,应及时到眼科就诊,进行全面的眼部检查来明确诊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