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降低无晶状体眼和人工晶状体眼继发青光眼风险,需定期眼部检查,无晶状体眼和人工晶状体眼患者分别有不同检查频率要求;要合理用眼与生活方式调整,包括避免长时间用眼、保持良好作息、控制基础疾病;注意眼部外伤及感染防护,防止眼部外伤和预防眼部感染;术后患者要遵循医嘱正确护理,不同人群有特殊护理要点。
不同年龄人群:儿童无晶状体眼或人工晶状体眼术后的眼部检查频率可能相对更密,因为儿童眼部发育尚未完全稳定,更易出现相关并发症。而老年人由于眼部结构和功能的退行性变化,也需要更密切关注眼部情况,以便及时发现眼压波动等问题。
合理用眼与生活方式调整
避免长时间用眼:无论是无晶状体眼还是人工晶状体眼患者,都应避免长时间连续用眼,如长时间看手机、电脑等。长时间用眼会导致眼部疲劳,可能影响眼部血液循环和房水动力学,增加眼压升高的风险。一般建议每隔30-40分钟休息5-10分钟,可以向远处眺望或做眼保健操等。
保持良好生活作息:规律的生活作息对眼部健康至关重要。充足的睡眠能让眼部得到充分的休息和修复,不良的作息可能影响眼部的正常代谢。例如,长期熬夜可能导致眼压调节功能紊乱,增加继发青光眼的风险。对于不同年龄和性别的人群,都应保持7-8小时的充足睡眠,成年人一般建议晚上10点左右入睡较为合适。
控制基础疾病:对于本身有其他基础疾病的患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要积极控制病情。高血压患者血压波动过大可能影响眼部血管的灌注,糖尿病患者高血糖状态可能累及眼部神经和血管,这些都与继发青光眼的发生发展相关。例如,糖尿病患者严格控制血糖水平,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眼部并发症包括继发青光眼的发生风险,一般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应控制在7mmol/L左右,餐后血糖控制在10mmol/L左右较为理想。
注意眼部外伤及感染防护
防止眼部外伤:无晶状体眼和人工晶状体眼的眼部结构相对更脆弱,要注意防止眼部外伤。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要避免眼部受到撞击、磕碰等。例如,进行剧烈运动时如打篮球、踢足球等,要佩戴合适的防护眼镜,防止眼部受伤导致继发青光眼等并发症。对于儿童,家长要加强看护,避免儿童进行可能导致眼部外伤的危险活动。
预防眼部感染:注意眼部卫生,防止眼部感染。要避免用脏手揉眼睛,游泳时选择卫生条件良好的泳池,防止细菌、病毒等病原体感染眼部。眼部感染可能引发炎症反应,影响房水的正常循环,增加眼压升高的可能性。如果发生眼部感染症状,如眼红、眼痛、分泌物增多等,要及时就医治疗。
遵循医嘱正确护理
术后患者的护理:对于行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等手术的患者,要严格遵循医嘱进行护理。包括按时使用医生开具的眼药水,眼药水的使用要注意正确的滴注方法,避免污染眼药水。同时,要注意术眼的清洁,按照医生要求定期换药等。例如,使用眼药水时,要先洗净双手,头部后仰,眼睛向上看,拉开下眼睑,将眼药水滴入下眼睑内,然后轻轻闭眼,并用手指按压内眼角片刻,防止眼药水流入鼻腔引起不适。
不同人群的特殊护理:对于老年人,由于其手部灵活性可能下降,在进行眼药水滴注等护理操作时,可能需要家人协助。而儿童患者在护理过程中要更加注意安抚,避免其不配合导致护理操作困难,同时要严格按照儿童的眼部特点和医生建议进行护理,确保眼部恢复顺利,降低继发青光眼的风险。